铜川市应急管理局“精耕细作”式培训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精耕细作”式培训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今年以来,铜川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培训先行落实有力的监管思路,紧扣工作重点,抢抓时间节点,精耕细作向企业送培训福利,主动作为帮企业强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一、精细化管理强培训质量。一是实施针对性专项培训。坚持分行业、分层次、分区域、分节点原则,4月底以前,开设七个班次对200名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200名安全管理人员分批次进行培训,通过抓企业“关键少数”,纲举目张提升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管理强度。二是设置系统性培训专题。针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企业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特点,系统设置了理论学习、专家辅导、警示教育、法规解读、桌面推演、现场观摩、实战演练、座谈交流、培训考核九个培训专题,通过听、看、练、谈、问、考等学习形式,教育引导企业自觉激发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内生动力。三是建立规范性施训体系。实施“主办单位要求+培训机构负责+带队领导指导+授课老师提醒+跟班干部监督”五位一体管理模式,针对不同行业及时调整培训主体,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完善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区域及时更新培训模式。实施课前签到、课中点名、课后提醒管理模式,彻底杜绝专项培训“走过场”。

二、精益化机制提培训效率。一是建立问答互动机制。培训前将审定的培训课件分享至班级群,让学员进行课前预习,促使学员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学员对不解甚至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向老师提问,老师针对问题进行专题解答,高频次的有问必答和疑问解答,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二是建立学习观摩互通机制。为印证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落实,组织学员到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工贸企业进行学习观摩,看责任制落实、看现场管理、看标准化创建、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过观摩使学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建立实战演练互补机制。设置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火灾事故模拟现场进行桌面演练,以学员为主体参与推演并分组进行讨论,让大家在互演互学中进一步明晰应急职责和救援流程。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硬件设施,分批次组织开展了动火作业和高处作业实战演练,让学员将理论知识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巩固,不断提升学员高效应对处置突发险情的能力水平。

三、精准化帮扶增培训后劲。一是跟进式帮扶。培训结束后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和电话联系方式等沟通渠道,定期向学员推送警示教育片和法规标准,分享应急常识和管理好文,努力使学员和管理部门同频共振,高效互动。二是主动式帮扶。通过和学员的座谈交流,征集学员对专项培训、安全监管、执法监察等方面的30条建议,逐条进行分解,建立帮扶清单,点对点进行反馈。三是提醒式帮扶。督促培训机构根据行业类型和企业规模,提醒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初训复训,开设专班对电工、焊工、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彻底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四是回访式帮扶。成立帮扶小分队,对基础较差、问题较多的企业进行回访,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访谈,抽调安全专家对企业“会诊把脉”,组织专人进行法规宣讲,确保企业在推进安全发展的进程中少走弯路,不走偏路。

供稿单位:铜川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