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研团队发布秦岭大型真菌新种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陕西科研团队发布秦岭大型真菌新种

宁陕拟蜡伞(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宁陕拟蜡伞(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陕西科研团队发布秦岭大型真菌新种

5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真菌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菌物学研究领域专业期刊《菌物研究》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采自中国秦岭的拟蜡伞属1新种》的研究论文,正式发布了秦岭地区一个大型真菌新种——宁陕拟蜡伞。

“宁陕拟蜡伞的发现,再次凸显了秦岭地区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峻志表示,菌物家族中的大型真菌,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20年8月27日,科研人员从安康市宁陕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地面采回一株不同以往的蘑菇。它整个果实体呈橙黄色,菌褶延生,担孢子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经过后续严格的分子序列与形态学研究,科研人员证明,这是拟蜡伞属大型真菌中的一个新种。因其首次采集地在宁陕县,遂命名为宁陕拟蜡伞。

“宁陕拟蜡伞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秦岭地区野生菌物资源系统科考中的重要发现。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要更好地认识秦岭、保护秦岭,就有必要对秦岭大型真菌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李峻志介绍,从2020年开始,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启动了秦岭地区野生菌物资源系统科考,在秦岭地区开展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调查70余次,调查完成包括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16个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3000余份。

截至目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已鉴定出565种秦岭野生菌,正式发布大型真菌新种3个、新记录种或新分布种5个,建立了通过国际标本馆认定的秦岭菌物标本馆。在系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2022年,团队获批建立了陕西首个省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保藏各类菌物资源2000余株,其中,野外采集分离菌株200余株。

“我们将在收集和保藏各类菌种资源的同时,开展进一步研究,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李峻志表示。(记者 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