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陕西: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原标题:陕西: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同志解读《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解答如何构建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的国土空间格局、如何保护利用陕西丰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何保障《规划》实施等问题。

图片

“《规划》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我省资源环境禀赋特点,深入分析基本地理格局,系统评估开发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全面研判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天雄说。

《规划》是我省第一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是陕西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1月31日,《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提出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群即关中平原城市群。两屏即秦巴山地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三轴即包茂高速沿线发展轴、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陕南十天高速和汉江沿线发展轴。四区即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和汉江河谷盆地四大粮食生产功能区。五带即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陇海铁路沿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到2035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农业空间特色现代、多彩多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稳固,城镇空间魅力和谐、宜居宜业,文化空间特色鲜明、绚丽璀璨,基础设施安全顺畅、智慧共享,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确保《规划》高效、规范、有序落实落地,省自然资源厅建立规划实施制度,健全规划传导机制,分监测评估、全程监督、联动监管、社会监督4个层次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主任李学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