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榆阳经验”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榆阳经验”

原标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榆阳经验”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其境内沙区是全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重点生态区矿山生态修复重要区域,也是构建完善毛乌素沙地生态防护体系优先治理区,是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多年来,榆阳区按照“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的总体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多角度推进生态治理,久久为功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图片

持之以恒,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坚持制度引领,依托林长制,自上而下推行目标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抓亲自抓、主管领导经常抓、几套班子合力抓的良性工作机制。坚持科学绿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不断推广飞播造林、乔灌混交造林、樟子松“六位一体”等造林技术,对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裸露沙地分类治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坚持全域治理,全民参与,多渠道推进生态治理,逐步实现城区到乡村生态治理全域覆盖。

恪守不渝,加强林草资源管护。

坚持预防为主严守森林防火,每年签发最严防火戒严“1号令”,明确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为禁火期,制度化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坚持疏堵结合整治偷牧乱牧,大力发展更适宜圈养的湖羊产业,倒逼传统白绒山羊压缩散放养殖规模;发布封山禁牧“2号令”,依法从严从快整治偷牧乱牧行为。坚持用最严格制度保护林草资源,坚决向推沙造地、毁林开垦的既得利益者“亮剑”,严肃追责问责。坚持科技引领推动资源管护,依托大数据开发建设“智慧林业”平台,实现全区林草资源“一屏览、一屏管”。坚持林长制统领资源管护,健全和完善林长制工作机制,强化区、乡、村三级林长制监管体系运营,组建榆阳区林草资源管护中心,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建立“林长+警长+检查长”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方式,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森林草原保护格局。

生态优先,推进绿色转型。

统筹煤矿开采和水资源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沙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榆神矿区金麻片区、榆神矿区牛家梁片区等三个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矿井疏干水乱排放难题。统筹煤矿开采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积极与高校开展矿区修复项目合作,探索在煤矿采空区发展林草产业,逐步修复矿区生态环境,推动沙区生态草的试验开展和种植推广。同时,启动矿区修复资金利用,有序开展矿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实现矿区生态治理全覆盖。统筹“双碳”目标和碳汇价值。组建成立碳汇金融服务中心,出台《林业碳汇管理办法》,开展林业碳汇储量评估鉴定,探索形成榆阳林业碳汇发展新路径。

赓续传承,弘扬治沙精神。

大力弘扬榆阳治沙精神,建成开放榆林市自然环境中心、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出版《绿色记忆》《榆阳治沙70年回忆录》等书目,记录治沙七十年艰辛历程,赓续传承榆阳治沙精神。

今年以来,榆阳区以防沙治沙为核心、北部风沙草滩区为重点,采取工程固沙、造林封育飞播、退化林草修复等措施,不断提升沙区低效林草带,实现流动、半固定沙地的全域防治。目前已完成人工造乔木林5.4万亩,封山(沙)育林3.5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0.3万亩,围栏5万米,完成裸露沙地治理1万亩。下一步,榆阳区将继续推进三北工程项目建设,夯实“护绿”责任,抓好“增绿”工程,筑牢“守绿”壁垒,做好“用绿”文章,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探索良性发展新路径提供更多“榆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