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陵:一“柿”多赢 小番茄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西安高陵:一“柿”多赢 小番茄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抬眼望去,一畦畦地垄间,红果绿叶交相辉映、生机盎然……近日,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内,一颗颗番茄长势喜人,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乡村振兴的产业故事。

高陵,作为“关中白菜心”,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设施蔬菜的活跃之地。近些年,随着“跨界”风潮的兴起,高陵区也开启了一场农业的“跨界”之旅,打造全新的高陵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高陵全季西红柿”。

小小的番茄,不仅丰富了居民菜篮子,也推动高陵区番茄产业发展升级,做强农文旅产业“大文章”。

供需两旺“柿”场红火 小番茄迎来大收益

眼下,正是大棚西红柿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位于通远街道灰堆村的高陵区信邦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菜温棚里一派丰收景象。种植户们正忙着将西红柿采摘、选果、装箱,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每天仅从这里运往各大菜市场、商超的新鲜西红柿,最高峰时能达到4万多斤。

“自西红柿上市以来,每天都供不应求,价格也非常好。除了本地外,主要销往四川、江苏等地。”合作社负责人信欢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共有72个大棚,其中31个大棚都种了西红柿,其余大棚种的葡萄和冬枣。

“目前来看,种植番茄的亩产收益要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和传统蔬菜。”信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西红柿一年生产两茬,两茬亩产能达到3万斤左右,按照今年的价格,一亩地累计收入至少都在五六万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高陵全区已有5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900余农户从事番茄种植,年种植面积近5000亩,年产量3.5万吨。

随着高陵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稳步提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也让种植户的信心更足了。“高陵西红柿凭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了全季节供应不断档,值得成为高陵农特产品的闪亮名片。”说起村里的西红柿产业,高陵区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经理吕雷骄傲不已。

小番茄做成大产业 振兴路上“柿”不可挡

柿子满枝头,致富有盼头。小番茄做成大产业,不仅带动一批新农人走上致富路,也带动不少当地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户户有大棚,人人忙增收,在“西北大棚第一村”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大棚蔬菜已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李军奇是何村的种棚大户,也是远近闻名的行家里手,从2004年开始便种植大棚蔬菜,主要以西红柿和芹菜为主。从刚开始的2个温室大棚,到如今的7个大棚,李军奇从靠种地一跃转变成为村里的致富新星,用设施农业的好“钱”景晒出了属于种棚户的幸福账单。在高陵,像他一样的种棚户已不在少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的人也越来越多。

“咱高陵大棚蔬菜已经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客商多,蔬菜批发价也一直很稳定,尤其是今年咱‘高陵全季西红柿’品牌打出去后,大家种植的热情越来越高了!” 李军奇说,现代化种植对种植大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植户需要对大棚进行相应的改造提升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政府也是积极鼓励大家加大农业投入和改造,对大棚改造也有相应的政策补贴,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现代农业的热情。

“这里离家很近,照顾家里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收入。”最近,村民李晨每天都要到高陵区信邦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工,这里最高峰时每天的用工量基本在四五十人,“现在大棚西红柿每天都要装箱上万斤,西红柿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我也跟着增了收,腰包鼓起来了。”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高陵区利用近年来发展设施农业所积累的经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在特色果蔬业上做文章,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采摘观光农业,用大棚的“金钥匙”打开了村民的“致富门”。

设施农业的发展,让老百姓从“看天吃饭”转变到“四季不断”,也让高陵的设施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奋起勃发。一样的四季,别样的丰收,增收致富的“小番茄”,也演绎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再出发 “蔬”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一个产业要想做起来、“红”起来,离不开政府支持,离不开科技支撑,离不开品牌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这一特色农产品IP“出圈”的背后,更是高陵区“蔬”写乡村振兴新答卷的有力实践。

今年以来,高陵区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助推剂”,把西红柿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头戏,精心布局,细心呵护,成立培育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工作措施,成立“高陵全季西红柿”产业协会,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给予全季西红柿产业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体系。

有形的西红柿可以卖钱,无形的品牌同样可以带来效益。如何让农业品牌叫得更响、传得更远?

为加快推进高陵农业转型升级,高陵区将持续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打造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效益良好的番茄产业示范村组和种植大户,细化培育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二十条工作措施,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创新“番茄+”农文旅融合模式,拓宽产销对接渠道,逐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让西红柿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稿件来源:西安市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