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启动!经开区引领建设全省新材料“梦工厂”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首批启动!经开区引领建设全省新材料“梦工厂”

据陕西日报报道,我省现已启动建设首批6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以经开区为核心建设的秦创原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便是其中之一。报道中提到,该聚集区聚焦我省新材料领域科创资源聚集、研发能级提升,致力于构建“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孵化转化—小试中试—产业化—产业集群”产业创新路径,辐射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预计到2026年,开展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50亿元。

作为秦创原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承载地和省、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经开区始终秉承“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理念,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带动强的支柱型产业,经过多年布局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已成为经开区核心产业之一,随着陕西省启动建设首批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且位列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也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经开区聚焦引领打造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使命,累计培育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38家,形成了“世界材料看中国、中国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的竞争优势。发展至今,西安经开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基地、世界第二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和金属纤维生产基地、国家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石油炼化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电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处于国内前列。

一大批新材料骨干企业,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技术实力,引领着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开区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西安赛隆、凯立新材就是该领域的代表之一,也是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的“新质”力量。

从制造向创新转变

在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赛隆”)3D打印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装备上设置零件打印的工艺参数。“这些电子束金属3D打印设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西安赛隆总经理向长淑介绍。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设备的高技术门槛和外资品牌的市场垄断,国内商业化电子束金属3D打印设备全部依赖进口。

西安赛隆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孵化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电子束金属3D打印设备及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从制造到创造,西安赛隆经历10年发展,推出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设备。该设备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2023年,公司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了搭载间热式电子枪的电子束金属3D打印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实现复杂金属零部件的高精度制造。”向长淑说。

西安赛隆聚焦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三大应用领域场景需求,“标准化骨小梁髋臼杯批量制造”“汽车纯铜高频感应线圈批量生产”入选工信部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该公司建成我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制品生产线,具备年产10万件的3D打印金属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增材制造原料、装备和技术服务完整的产业链。

从进口到国产

在凯立新材展厅,一个个透明容器里盛放的“小东西”引人好奇:“这些是什么?”

“它们是贵金属催化剂,被称为‘有机工业的心脏’、化学工业的‘芯片’,也是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主营产品。”凯立新材办公室负责人李钊说。

培南类药物用催化剂(高效负载型钯系催化剂)作为凯立新材的拳头产品,有“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之称,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原料药合成的效率和质量,但研发过程中催化剂成本占比很高。为了更好地匹配医药客户降本增效需求,凯立新材通过不断技术创新迭代,推出新一代催化剂,将其中钯含量降低40%、美罗培南收率显著提高,在不影响药物合成效果的同时把价格成功“打下来”,获得了202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凯立新材已有钯系、铂系、铑系、钌系等贵金属催化剂及部分高端非贵金属催化剂等产品400余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新材料、染料、环保、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而凯立新材第二次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产品是PVC无汞化生产用催化剂(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用高性能金基催化剂)。PVC(聚氯乙烯)是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担负重要角色。凯立新材多年来持续创新,攻克多个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来催化合成氯乙烯进而合成PVC,技术领先国内,已在全球首套电石法PVC无汞化生产装置成功应用,并在全行业推广。

该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实现了我国乙炔法PVC无汞化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促进了PVC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也将为我国履行《水俣条约》(《水俣条约》旧称《水俣公约》,是在联合国主导下多国签署的环保条约,具体开出了有关限制汞排放的清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西北有色院控股的企业,凯立新材主要从事高端催化材料、催化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已成为国内贵金属催化剂领域龙头企业和技术先行者,多项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成为西安新材料产业裂变升级的一股“新质生产力”。公司拥有“新型贵金属催化剂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是我国精细化工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

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支持,而重点企业更是举足轻重。经开区作为秦创原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承载地和省、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实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深入推广“西北有色院模式”,聚集了西部超导、欧中科技、西部材料、凯立新材、西部宝德、天力金属、菲尔特、诺博尔、泰金工业、赛特思迈以及西安赛隆等重点企业,形成了涵盖钛及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高温合金材料、核材料、贵金属催化材料、金属3D打印材料等诸多门类,在航空航天、核电、化工、医疗器械、增材制造、节能环保六大领域形成了基础研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打造了以有色金属材料为主、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

2023年年底,秦创原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落地经开区。作为陕西省首个实质性启动建设的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以“构建世界一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总体目标,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区+专项基金+省市区支持政策”为路径,以“一带一心多园一基地”为承载,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集聚配置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力促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打造具有陕西特色、全国领先、世界影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经开区将以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坚持省、市、区和有色院“四方联动”,实现政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统筹调配、高效运作,把聚集区高标准建设成为辐射全省、领跑全国的产业创新示范样板,为全省、全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作出有力支撑,让其成为经开区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重要动能。

稿件来源:西安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