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次为一座山立法
陕西
陕西 > 正文

杭州首次为一座山立法

原标题:杭州首次为一座山立法

又一城市专为一座山立法。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近日经该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10月起施行。澎湃新闻了解到,这是杭州首次专为“一座山”立法,也是首个针对临安的地方性法规。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临安区境内,前身为天目山林场,1956年被林业部列为“天然森林禁伐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省内首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

天目山风光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法之力守护奇山峻岭正成为不少地方的选择。除了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四大名山外,陕西秦岭,江西武功山,福建武夷山,广东深圳梧桐山、惠州罗浮山、韶关皇岗山·芙蓉山·莲花山,安徽淮南舜耕山等,都相继拥有了专属法律保护。

突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安徽省宁国市,北邻浙江安吉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84公顷,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有2160种高等植物和4716种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57种、特有植物24种,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稀有性、自然性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是我国“黄山-怀玉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浙西北重要生态屏障。

图片

天目柳杉

2018年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有关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报告,建议制定天目山保护区的地方性法规。2025年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杭州举办,天目山保护区作为浙江唯一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其管理依据是向世界展示生态保护杭州样本的重要内容。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立法从经费保障、规划区分、资源保护、发展利用、监管体系等方面作了针对性规定,其中设“发展利用”专章,突出强调探索具有天目山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天目山保护区和毗邻区域的乡镇、村庄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根据《条例》,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天目山保护区规划和环境承载能力,适当控制进入天目山保护区的人员数量和游客数量。天目山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科研监测、抢险救灾、旅游服务、林产品采集加工等活动需要劳动用工的,鼓励用工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天目山保护区内原住居民。

为“山”立法背后的多个全国首创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各地为“山”立法、呵护草木生灵的探索中,不乏多例全国首创。

如2007年11月,陕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制定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确定了“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明确了秦岭生态功能区划,规范了秦岭植被、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发建设方面的活动。

图片

大美秦岭。西部网 图

这是我国首部为一条山脉所进行的地方综合立法保护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保护秦岭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维护秦岭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立法也被评为2007年全国地方人大十大新闻事件。

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的武功山地跨萍乡市芦溪县、宜春市袁州区和吉安市安福县,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长期以来三地在解决争议、破解难题、和谐发展的磨合中遭遇不少难题。

为解决武功山“一山三治”问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协调萍乡、宜春、吉安开展区域发展协同立法。2022年1月,《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萍乡武功山景区条例》《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宜春明月山景区条例 》《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吉安武功山景区条例》同步施行。

澎湃新闻翻阅三地的《条例》发现,在“协同与合作”部分,三地内容保持一致,均对建立协调机制、信息合作、跨区域工程建设沟通、应急联动、联合执法、形象宣传、门票互认、交通互联、人大协同监督等进行了规定。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武功山协同立法既是该省首次开展协同立法工作,也是全国首例“山岳型”协同立法。

图片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齐云峰云海景观。新华社 图

打破常规携手为“山”立法的还有福建和江西。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建立的国家公园,包括福建片区和江西片区两部分。2021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福建、江西当时分别施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已不适应管理的现实需要。

今年5月底,两省立法机关仅相隔一天,先后表决通过《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和《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据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这是全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省际协同立法。另据福建新闻联播报道,《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也是全国首个省际山岳协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