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75年文化繁荣兴盛之路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看咸阳75年文化繁荣兴盛之路

原标题:看咸阳75年文化繁荣兴盛之路

咸阳,一座承载着秦汉文化和丝路风情的古都。

统一广场到古渡廊桥,一座座秦时著名人物雕塑静静矗立;清渭楼到凤凰台,文化打卡墙、汉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福园巷子到渭城老街,临街建筑秦式装修……目之所及,虽沧海桑田,但文化风骨赓续。

波澜壮阔的75载岁月里,咸阳一路砥砺前行,文化事业更是不断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阳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成效、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文化氛围与城市文明提升……而今,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咸阳,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底蕴,在新时代奋力绽放新的“芳华”。

文化服务从“有”向“好”

轻松学才艺、趣味享阅读、打卡观展览、登台显风采……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日常。

市市民文化中心、奥体中心、古渡廊桥、清渭楼美术馆等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场馆风格独特、功能齐全,已然成为咸阳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片

咸阳老街首届咖啡生活节现场。

另外,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平台也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多样,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50个,乡村公共图书阅览室2175个。

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图书阅览、教育培训、科普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基层每个镇(街)和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活动有了坚实阵地。

自2021年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三原县、秦都区、彬州市、旬邑县4个县区荣获陕西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资格。其中,三原县于2023年顺利通过验收,被正式命名为第一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秦都区渭滨街道、渭城区中山街街道等15个镇(街道)被命名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总结推广了一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示范经验。

图片

市民观看青少年书画作品展。

“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茂陵分馆、三原县鲁桥镇东里村“东里会客厅”、永寿县云集生态园“甘棠书屋”、长武县亭口镇宇家山村村史馆、武功县武功镇美阳关景区书屋等200多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涵盖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全民阅读”作为涵养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的战略工程,全市坚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全民阅读”,崇文重读、涵养书香的氛围日益浓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举办各类读书活动500余场次,参与人数20余万人次。

高质量文化供给日益活跃

“我们赶上了一个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最好时代。”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辛建斌说,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早期的文化活动主要以宣传国家政策、歌颂劳动人民等为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活动更加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以及个人情感表达等,从单一的文化表现形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接地气”和多元化的特点愈发显著,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图片

居民参加团结北路社区中秋节活动。

备受关注的是,咸阳持续发现和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围绕“群众文化节”,持续举办“大地欢歌”系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社区文艺演出、秦腔戏迷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热情高的文化活动。

城区里,“咸阳湖畔音乐会”“戏曲大叫板”“少儿艺术节”“穿越古今 相约老街”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延展出一幅美丽的文化画卷。

各县市区,“文化进万家”“四季村晚”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戏曲晚会、戏曲进乡村、非遗展演、阅读推广、书法美术展览等特色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年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次。

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百姓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文化中心。

全市共有舞蹈、声乐、合唱、秦腔等馆办文艺团队90个,合作社会艺术团体120多个。各级文化馆围绕“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每年举办广场舞展演、综艺演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书法绘画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余场次,每年开展送戏曲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0场次以上,把优秀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的强关联效应,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这个新发展形态,引领咸阳的文化产业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前,咸阳的文化产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开始萌芽,一些小型的文化企业、文化作坊逐渐出现,主要从事传统的工艺品制作、文化用品销售等业务。

进入21世纪,咸阳文化旅游、影视制作、艺术培训等产业不断兴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袁家村以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为特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为咸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图片

《寻秦记——国潮大秀》主题巡演。

2023年,我市深入实施“西部文化名市”建设,探索推出“2+N”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市级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园提档升级,新增规上文化企业8户,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60.77亿元。

——成功举办“陕西面食大会”,推出以“biangbiang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国际面食之都”品牌,将饮食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相结合,提升了咸阳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

——策划举办第四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首届全民阅读文化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旅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乾陵、茂陵、汉阳陵、昭陵、袁家村等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更加繁荣。

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一直以来,咸阳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乾陵、茂陵、汉阳陵、昭陵等众多历史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修复,现已成为展示咸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全市目前有各类文物点5313处,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0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11处。全市有各类博物馆39个,全市馆藏文物594563件,其中等级文物总数为13455件,一级文物921件,二级文物1090件,三级文物11444件。

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咸阳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全市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秦腔等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剪纸、刺绣、皮影等传统技艺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咸阳文化的特色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

图片

“文化艺术节”秦腔演出。

截至目前,全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76项,市级非遗项目230项,县级非遗项目49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0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61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已经形成。

咸阳坚持以开发促进保护、以利用带动传承,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有机融合,以非遗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保护带动就业增收。依托省级传统工艺项目设立陕西鑫响驴业有限公司、裕兴重茶叶扶贫就业工坊、咸阳苏绘民间手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等省级非遗工坊9家,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家。

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假日、省市文化艺术节、渭河国际风筝节等节庆赛事,咸阳举办市县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优秀传统手工艺品展销,集中展示优秀非遗作品。加大咸阳特色非遗项目“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宣传力度,2022年,开展“我和咸阳茯茶”全国有奖征文颁奖活动,2023年,组织咸阳茯茶分赴北京、福建、济南、杭州等地参加“茶和天下”主题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品牌。2024年“大地欢歌 非遗同行”陕西省关中五市联盟非遗展演展示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让植根于三秦大地的古老技艺重新焕发光彩。

同时,通过大讲堂、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咸阳市非遗保护成果,广泛宣传《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一步增强公民非遗保护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文艺精品荟萃繁荣

9月,“爱我中华 共庆盛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秦都区原创大型秦腔历史剧《刘古愚》在全市进行展播活动,是我市艺术创作繁荣活跃、文艺事业生机勃勃的生动写照。

75载,咸阳的文艺创作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丰富。

“过去的文艺作品以宣传性、纪实性为主,形式较为简单。随着时代的进步,文艺创作的题材不断拓展,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秦都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陈阳说。

全市搭建创新交流平台,举办咸阳市戏曲大赛、小戏小品大赛,参加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2023长安画坛水墨双年展”“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书法美术摄影邀请展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艺术家提供学习借鉴、交流提升的机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全市文学艺术同样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批原创舞台作品相继推出,《迟到的忏悔》《大汉司马迁》等10余部大型舞台剧相继搬上舞台;《一张借据》《认亲》等20余个小型舞台艺术作品精彩呈现,多部舞台艺术作品获得省市比赛奖项。

书画艺术创作浓墨重彩。顾东升、赵勃等30余位中青年书画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遥远的故乡》、国画作品《坐观众妙》、书法作品《践此万岁砖》拓本题跋等50余部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展示了咸阳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创作高歌猛进。《古渡秋》《这条路》等一大批咸阳本土原创音乐舞蹈类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我市艺术创作成果,唱出了咸阳人的豪迈,舞出了咸阳人的热情。

一批优秀剧本创作缓解剧本荒,《苦寒梅香》《老茶坊》等一批优秀剧本获得各类奖项。特别是由我市著名剧作家张英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剧本《剪花娘子库淑兰》,获第37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这是我市剧作家首次获得此项殊荣,是我市艺术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我市红色革命题材话剧《马栏情》和秦腔历史剧《刘古愚》分别获“文华优秀音乐奖”“文华优秀编剧奖”,情景器乐曲《梦回马栏》获群星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咸阳文化事业75年来的变革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今,咸阳正以矫健的步伐书写着文化强市的壮丽篇章。

记者手记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

咸阳走过的75载岁月,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化长卷。从古老的秦砖汉瓦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从传统的民间艺术到时尚的现代文化,咸阳的文化繁荣兴盛之路清晰可见。

漫步在咸阳的街头巷尾,追寻咸阳人的文化记忆,感受文化思想的力量。音乐会、民俗节庆、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术讲座……咸阳的文化活动涵盖了各个领域,丰富着群众的精神世界。

在过去的75年里,咸阳的文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领域,一批又一批文艺人才用手中的笔,描绘出咸阳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和人民的奋斗历程,诗歌、小说、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古老的秦腔依然唱响,那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唱腔,诉说着咸阳人的勇敢与坚韧。民间工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咸阳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咸阳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如同一座座知识的殿堂,高质量文化供给让市民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与充实,文化广场、公园等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展示才艺的好去处。

辉煌75载,咸阳的文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咸阳将继续沿着文化繁荣兴盛之路前行,不断创新发展,让文化跫音在新时代奏响更加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