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画卷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部“样板”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绿色画卷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部“样板”

原标题:草木绘三秦 山河复锦绣

绿色画卷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部“样板”

从缺林少木到绿树抱城、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林疏草浅到绿荫遮山的转变,近年来,一幅浓墨重彩的绿色画卷浸染三秦大地,点点滴滴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部“样板”。

记者了解到,陕西地处祖国内陆腹地,总面积3.08亿亩,其中,林地面积1.87亿亩,草地面积3300多万亩,湿地面积460多万亩。多年来,陕西林业系统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草原改良、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持续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努力探索实践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书写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绿色奇迹。

治荒沙扩绿量 筑牢生态屏障

陕西省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点省份,毛乌素沙地约28.4%分布在陕西西北部。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省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榆林地区林木覆盖率仅有0.9%。脆弱的生态、稀疏的林木,对流沙几无抵御能力,任由其“遮日飞扬、侵田欺村”。

1978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其中陕西“三北”工程区涉及榆林、延安、铜川、咸阳、宝鸡、渭南、西安、杨凌、韩城9市68县,总面积12.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59.56%、占全国工程区总面积2.8%。40多年来,陕西“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400多万亩,在陕蒙边界、长城沿线、黄河西岸构筑起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到28.98%。西安、延安、榆林、咸阳等市相继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8月下旬开始,陕西全面打响流动沙地歼灭战,流动沙地主要分布地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定边县、靖边县、佳县等6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实施,截至9月中旬,已完成流动沙地治理面积1.9万多亩。

强保护提质量 守护祖脉秦岭

秦岭生态禀赋独特,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长期以来,陕西省高度重视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1965年建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1971年起在秦岭腹地丹凤、洛南、宁强等地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建成我国北方集中连片成林面积最大的飞播林区,1998年、1999年实行全面禁伐并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2007年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把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把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落实封山育林等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稳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编制完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监测保护和科研能力,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生境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2017年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园、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并开启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目前,陕西秦岭区域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森林蓄积达到2.26亿立方米,初步建成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朱鹮野外种群数量由发现时的7只增长到7000多只,大熊猫野外种群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长到345只,金丝猴和羚牛野外种群突破5000只。秦岭石蝴蝶、华山新麦草等极度濒危野生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据统计,秦岭区域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8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15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5种,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46种。

重监管抓落实 永葆古树生机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脉绵长。境内有古树名木72.7万余棵,其中散生1.1万棵、古树群271个71.6万余棵。这一株株古树,像一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遍布在陕西的山川沟壑,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与树、人与生态的故事;也犹如一枚枚承载华夏文明史的印章,烙印着周秦汉隋唐等时期的昌盛繁华。全国最古老的5棵古树——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更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亲历者,穿越过历史的长河,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一直以来,陕西省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古树名木撑起法律“保护伞”。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体系,实行五级林长“齐抓共管”“党政同责”;首批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每一棵(群)古树名木进行身份认证、挂牌保护,明确养护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并要求加强长势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同时,陕西还成功克隆黄帝手植柏、老子手植银杏等珍稀古树名木,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誉为“开创了中国古树扩繁保护的先河”。

强生态促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自古是生态环境优美之地,如今也是全国林草建设重点省份之一。因长期过度采伐、过度开垦、过度利用等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3%,山高林疏、滩涂无木是当时陕西生态面貌的现实写照。

为改善生态环境,陕西省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坚持不懈系统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大主题,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五大措施”,加速推进“双重”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9600多万亩,森林面积由1.28亿亩增长到1.42亿亩,森林蓄积量由4.24亿立方米增长到6.3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1.42%增长到45.9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以上;全省特色经济林面积由1781万亩提升到2144万亩,森林公园达90处,认定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家,建设提升各类自然教育基地95处、森林康养基地(试点)33处,规模化种植中药材70余种、种植面积170余万亩……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森林康养、林业碳汇、生态光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由515亿元提升到1700亿元。如今的陕西,大地一片绿意盎然,草木为笔、江河为墨,勾勒出一幅天蓝、景美、山秀、水清的美丽三秦画卷。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陕西将以“谱写陕西新篇 争做西部示范”为指引,以守好黄河流域、秦岭区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三大屏障”为目标,以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生态价值转化的方法和路径,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见行见效、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陕西、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