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三候 | 霜降至,寒霜凝;霜降至,丰收忙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文物三候 | 霜降至,寒霜凝;霜降至,丰收忙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界变化的注脚,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凤凰网陕西原生栏目《文物三候》,以文明、文化、文物为主线,以科技赋能,感受节气的流转,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

文物三候 | 霜降至,寒霜凝;霜降至,丰收忙

自动播放

寒蝉凄切,霜降时节至。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深秋的来临。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进入收获的尾声。晨霜轻覆大地,山川河流如同披上银装,黄叶纷飞,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静而清新的气息。

本期《文物三候》将为您揭开陕历博馆藏的西汉彩绘陶囷的神秘面纱。“圆曰囷,方曰仓。”囷是当时粮食储存的重要器具。陶囷采用灰陶质地,呈筒形,顶部攒尖式设计,正中隆起的圆盖更显精致,底沿配有三只兽形足。其造型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更具实用功能,陶囷器身下方设有一出米孔,孔塞装饰成含笑的人面形,增添了神秘而生动的气息。直筒形器身通过三组弦纹划分出上下四区,施以朱红色图案,构图瑰丽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农耕文化的深厚历史与生活的诗意。

数千年来,勤劳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丰收的期待。正是这种精神和智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适应与变革。从古代的“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到精耕细作与创新融合,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不断求索,通过革新与智慧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透过这件西汉彩绘陶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一抹记忆,更是传承千年农耕智慧的光芒与农耕文明的坚守、传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