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家版本馆: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民族精神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西安国家版本馆: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民族精神

原标题:西安国家版本馆: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民族精神

近日,西安国家版本馆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来自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新华社陕西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总站、陕西日报社、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的媒体记者们走进版本馆采访,大家参观馆内展览,了解展馆工作,利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墨讲好“版本故事”。

馆内已存藏各类版本约329万册/件

馆内已存藏各类版本约329万册/件

版本是赓续文脉、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无数版本的忠实记录和版本专藏机构的悉心收藏,使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文脉清晰。

西安国家版本馆聚焦收藏主业,通过寄存代管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古籍善本、红色版本、丝路版本等特色专题库,涵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图书版本、电影资料版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本,以及“长安画派”“文学陕军”“陕西戏曲”等地方特色版本。目前馆内存藏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油画、钱币、粮票等各类版本约329万册/件。截至12月20日,2024年共计接待单位2325场次,70952人次。

展出陕西古籍版本精品699册/件

版本馆设置有两个常设展览,分别是《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

今年,馆内还举办了“典藏华夏 籍聚三秦——陕西古籍版本精品展”,展览面积约1450平方米,展线长约200米,展出古籍善本版本约175种、699册/件。

观众参观古籍展

观众参观古籍展

展览展出的古籍

展览展出的古籍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见证了周秦汉唐等辉煌盛世,留存了大量丰富的古籍版本。本次展览撷取陕西精品古籍版本,彰显陕西古籍版本收藏、整理成果,激发社会各界对版本收藏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西安国家版本馆捐赠更多典籍版本,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瑰宝。”西安国家版本馆馆长白光亮介绍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其绵延不绝的传承过程中,诞生了很多独具匠心的文化传播方式,展柜里展陈的依次是瓦当、帛书、唐代刻本和唐代写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记者们在馆内一起追溯古籍版本的演变脉络,共同见证智慧与文化传承的生动历史画卷。

藏品《贝叶经》。

藏品《贝叶经》。

据了解,此次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从古籍版本嬗变的历程探源,追溯到陕西经史子集版本谱系的精华章节,再到新时代陕西古籍版本成果整理出版和收藏传承,最后把各捐赠单位及个人捐赠的部分精品版本做了集中呈现。

“精耕细作”保留古籍历史文化价值

版本馆不仅收藏着古今中外的各类版本资源,还承担着古籍保护修复的重任。记者们走进馆内古籍修复室,了解修复师是如何修复珍贵古籍的。

“古籍修复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步骤。首先要核查与制定修复方案,其次要拆解书籍、修补书页、压平处理,最后还要装订、制作书函、撰写修复档案等。”工作人员说。

眼前,修复师正在小心翼翼地用镊子一点点修补古籍《御纂医宗金鉴》的书页。工作人员介绍道,“古籍修复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耐心细心,因为古籍中的文字没有标点符号,书页下端也没有标注页码,所以装订环节一定要核对上下文意思,避免页码装订错误。”

一位位修复师都在埋头“精耕细作”,以高度的专业技能和耐心,确保古籍的修复既能延长其寿命,又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书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书

另一旁,还有修复师正在对修复好的古籍进行扫描。利用数字化设备将古籍扫描后,既可用于展览展出,也可用于古籍的影印再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古籍再造,可以让古籍‘活’起来,真正令更多的人了解、阅读和研究古籍的内容,才能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发挥到极致。”工作人员说。

举办名碑拓本展 展现中华文化底蕴

盛世兴藏,藏展并举。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典籍版本保藏展示的文明宝库,也是开展文化研究交流的殿堂。

西安国家版本馆保藏中心

西安国家版本馆保藏中心

白光亮馆长介绍道,“除了常设展览外,我们计划每年新设一个临展。今年的陕西古籍版本精品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2025年版本馆计划举办一场名碑拓本展,荟萃最具代表性的碑文、墓志拓片,展现深厚中华文化底蕴。”

版本馆将保藏展示与宣传交流有机结合,今年开展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据悉,明年,聚焦“4·23”世界读书日,版本馆计划举办“典籍里的故事”等讲座交流活动,不断推动版本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倡导全社会“读好书,好读书”。同时将邀请更多为版本馆献宝的各界收藏家走进展馆,讲述藏品故事,弘扬捐献善举。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

图:记者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