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严格封山禁牧 共守绿水青山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延安:严格封山禁牧 共守绿水青山

原标题:延安:严格封山禁牧 共守绿水青山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是守护黄河安澜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多年来,延安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牢“扩绿、兴绿、护绿”责任,坚定不移落实封山禁牧政策,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

图片

12月25日,在延长县郑庄镇张台村,村民高永红羊舍里30只绒山羊尽享冬日暖阳。“去年,我把上百只普通山羊陆续卖掉,从子长引进绒山羊,效益可观。”高永红算了一笔账,平均一只羊年产4斤多绒,一斤能卖180元,仅此一项,每只羊年收入800元左右,差不多够一年的饲草饲料。

如今,高永红准备好一段时间的饲草饲料交给老人饲养,自己腾出时间外出务工,又能增加些收入。“以前,忙不过来时偶尔还偷着把羊赶到山上,现在还怕树梢把羊绒挂跑,让放都不放。”面对记者,高永红有些不好意思。

“近年来,延长县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始终把培育和壮大特色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探索引进适合圈养的山羊、绵羊品种,加快修建完善圈舍条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扭转羊子数量激增的被动局面。”延长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贺荣说。

“监控545台、摄像机一台、执法记录仪7台、无人机16架、车辆37辆、界桩245个、宣传牌248个、围护栏57639米……”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今年以来,子长市对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视。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前置谋划、前置宣传、前置排查、前置疏堵、前置制度五项措施,谋在前、干在前、严在前,持续推进封山禁牧工作长治化长效化,实现了封得严、禁得住、不反弹,为全面筑牢退耕还林第一道屏障,最大限度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推动生态空间挺进深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采取‘堵’的办法,使羊子存栏大幅下降。同时,在‘疏’上找出路,市财政投入6000万元,发展林下中药材、山桃、山杏等,解决了封山禁牧转型后期农民的生计问题。”子长市林业局副局长贺宏说。

据了解,今年延安市颁布了《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延安市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展封山禁牧、保护林草资源提供了法治保障。组建市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林业、农业农村、发改、公安、财政等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林草资源保护的工作氛围。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对跨界偷牧、窜牧问题,实行联防共治,封堵“两不管”“两难管”的边界游牧漏洞。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统一执法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开展常态化禁牧执法,依法打击野外偷牧、乱牧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封山禁牧政策落实,严防野外偷牧乱牧行为,提高新造林地苗木的成活率及保存率,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把封山禁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推进产业转型,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努力将延安建设成天蓝、山绿、水清的宜居城市。”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督查科刘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