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水银从哪来的?千古之谜有望破解
陕西
陕西 > 正文

秦始皇陵中水银从哪来的?千古之谜有望破解

原标题:秦始皇陵中水银从哪来的?千古之谜有望破解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从哪来?这个千古之谜有望破解。据旬阳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世斌介绍,安康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旬阳市普查队不久前在古代朱砂遗址调查实地普查中,认定石庙沟、川堂坪、郭家湾三处先秦两汉时期遗址,在一定程度上为揭开秦始皇陵水银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普查人员在遗址现场勘察。

朱砂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汞的天然矿石,水银的化学成分为汞,本次发现的三处遗址均地处蜀河支流圣驾河流域,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旬阳市文物管理所、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在前期开展的旬阳市古代朱砂遗存考古调查时所发现的。通过本次调查,结合三处遗址的前期工作,基本可以确定他们的时代与性质。

郭家湾遗址-自北向南拍摄

石庙沟遗址紧邻旬阳青铜沟朱砂矿区,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秦汉、唐宋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重要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篮纹红陶片、秦汉时期绳纹板瓦以及朱砂矿石的发现,表明先秦两汉时期已有人类在这种交通闭塞的地区活动,这些人群极有可能与朱砂矿的开采和加工利用有关。开采后要转运,川堂坪遗址和郭家湾遗址位于矿区外围交通节点位置。川堂坪遗址发现有商周、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层,采集有石锛、夹砂绳纹红陶片等遗物。郭家湾遗址采集有夹砂红陶陶片、泥质红陶片、泥质灰陶片以及穿孔石器残件和红烧土块等遗物,这些遗存或与转运朱砂有关。

石庙沟遗址-自北向南拍摄

陈世斌认为,三处遗址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旬阳古代朱砂矿开采、加工、利用及对外转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还有助于了解陕南地区先秦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等。

石庙沟遗址标本

普查队员胡维芬告诉记者,旬阳县境内汞矿资源丰富,采矿炼矿历史悠久。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陕西兴安州旬阳县有水银山。基本确认至迟到明代,旬阳汞矿已经开始了规模化开采。

石庙沟遗址标本

据了解,考古学界此前不少专家认为秦始皇陵地宫中的部分水银可能来自旬阳,我国秦汉考古领域的著名学者、已故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教授段清波,在其出版的学术专著《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秦始皇陵中的大部分水银有可能来自陕西省旬阳市,旬阳青铜沟的水银大概占到中国版图内水银含量的20%,而旬阳离秦陵的直线距离也就是100多公里。因此,旬阳储量丰富的朱砂(汞)矿资源和1000多个古矿洞的发现,以及此次调查发现的先秦两汉时期遗址,一定程度上也为人们揭开秦始皇陵水银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实习生 王崇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