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的“陕西经验”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文物普查的“陕西经验”

原标题:文物普查的“陕西经验”

2024年5月以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陕西各地区依据普查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借助现代科技,对本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复查与登记,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全省组建90支普查队伍,组织961名普查队员、84名测绘技术人员投入普查工作,各级普查办开展50多次技术培训,落实普查经费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省已开展93个区县的实地调查工作,已完成74个区县的实地调查工作任务;复核“三普”文物点39611处,复核率80.7%,新发现文物点2272处。

普查工作者是如何开展普查工作的?记者采访多位普查队员,了解“四普”的陕西经验。

市级统筹 整合人力物力

李昆桦是咸阳市普查队一组组长,也是咸阳市普查队唯一的女组长。她专业经验丰富,总是率先踏入未知的领域,用勇气为队伍开辟道路。难走的路,她先上,确定没有安全隐患才让队员跟上。生活中,她是个乐观开朗的大姐姐,每天笑容满满。

参加“三普”时,李昆桦刚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15年岁月流转,队员转变为组长,率领普查“娘子军”的李昆桦也成了一位母亲。“有一天,我女儿看到了一篇文物普查的报道,她特别兴奋,告诉好多人,‘我妈妈就是文物普查工作者’。我真的非常自豪。”提及女儿,李昆桦几度落泪,“这让我有了更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意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性。”

像李昆桦一样的普查队员还有许多。他们穿梭在群山和峡谷间,行走在田野和树林里,对文物点进行定位、拍摄和记录,力求摸清陕西文物资源“家底”。

“截至目前,咸阳市‘四普’实地调查阶段完成复查‘三普’文物点2339处,完成率94.58%;核查新线索2051条,完成率98.23%;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150处。”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咸阳市普查队队长赵旭阳说。

陕西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省普查办协调下,各级普查办积极与开设考古、文博、建筑、历史等专业的高校合作,调集考古院(所)、文研所、文管所、高校的精锐力量,实现了普查提质增效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赢。

科技加持 绘好一张图

延安地貌复杂,有台塬、山地、沟壑……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队员发扬延安精神,手持各种测绘工具,哪里有点位就往哪里钻。

“这次‘四普’,我们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与‘三普’不同,无人机、RTK、电脑及照相机的大规模运用,使普查成果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延安市文物研究院院长、“四普”工作队队长张华说。

为高效推进“四普”工作,省文物局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建立深度合作,实施“文物定性,测绘定量”工作模式,市普查队负责确定文物点,测绘人员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有效提高普查效率和质量。文物和测绘人员联合工作,将采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各类影像与文物点位置图、平面示意图等,为普查提供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

据介绍,此次普查引入了RTK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保证文物普查成果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人员采用内业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读与实地复核相互印证的方法,使陕西的文物点测绘数据采集工作达到了亚米级精度,实现在卫星影像上准确标注每一处文物点的范围。

技术有升级,人员更有风采。张华介绍,本次“四普”,延安市有一对“父子兵”。

当时间的指针转到“四普”时,延安市普查队专家范建国已年逾花甲。他的儿子范博,和范建国一同进入了“四普”队伍。延安市“四普”启动仪式召开的第二天,父子俩便分别踏上了前往南泥湾镇和青化砭镇的普查之路。

宣传出身的范博在普查工作之余,还利用自身优势,与张华合作,一同制作了多部作品。“四普”队员自编自演的《延安考古人》宣传片在国家、陕西省官方视频号发布,点击量达5万人次。普查队通过自媒体发布视频280余条,播放量达600万。同时,延安通过政务大厅、中心广场循环播放“四普”征集线索和基本知识,真正让文物走入公众的心中。

“我们将完成‘陕西文物一张图’系统建设。该系统将融合‘四普’成果,深入挖掘和展示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融合普查数据、历史影像与空间数据等多元信息,实现多元化查询、管理、维护和学术研究应用,最终衍生出陕西文物空间分布专题图、陕西文物‘四普’图集等成果。”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赵茁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