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 咸阳高新区营商环境暖意融融
陕西
陕西 > 正文
站内

人勤春来早 咸阳高新区营商环境暖意融融

人勤春早气象新。

新春伊始,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专题工作会”,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政府工作高频词,也成为各地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着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上项目、抓建设、优服务、提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3月5日,咸阳高新区召开2025年第一次党工委会议,传达全市打好“八场硬仗”暨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精神,也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全区上下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和干劲,全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开门旺。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环境”,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聚焦企业需求,从优化政务服务、强化创新驱动、完善城市配套三方面聚力攻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咸阳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68.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63亿元,同比增长24.9%,超年度任务16.9个百分点。

图片

政务服务

焕新“主动赋能”服务生态

政府服务前移,以企业所需的政务服务为突破口,转变服务方式,为企业减负增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

3月3日,为持续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和西安都市圈建设,本着“便民利民、就近办理”的服务理念,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咸阳高新区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再添12项“同事同标”事项,进一步加强两地交流合作,增强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与杭州滨江区、西安高新区等地,共推出900余项“跨区域通办”事项,与泾河新城、沣西新城等地达成340余项“同事同标”,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并通过延伸“全链条”式服务、“容缺受理”“审管联合踏勘快捷办”等机制,用好27项市级下放管理权限,实现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消防验收等手续平均办理时限缩短约80%。

2024年,咸阳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2461户,窗口累计办件量8.9万件,免费刻制印章4900枚,为企业节约成本58.8万元,按时办结率98%,群众满意度99.3%。

图片

咸阳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服务”

是对营商环境的生动表达

咸阳高新区推行“园长制”“三团两库”服务机制,深化“双包一解”“三送一解”活动,2024年走访企业1100余次,为70余户企业争取各类奖补资金5.09亿元,解决企业扩能、用房、融资、人才、子女上学等172个问题。并实现“西安籍企业迁入咸阳高新区,名称不做变更,仅变更注册地址”,西安维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迁移。

率先在全省推行“标准地+弹性年限”工业用地出让新模式,21宗工业用地以“标准地+承诺制”方式出让,实现企业用地合同书和承诺书签订即拿地开工,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

去年以来,咸阳高新区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瞪羚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全区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10家、高新技术企业260家、瞪羚企业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

培育了虹阳显示、天恒空天新材料等12户规上企业,新增产值16.43亿元;推动科隆新材料成功上市北交所,成为咸阳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虹阳显示“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4条热端、2条冷端生产线建成投产,2024年实现产值4.16亿元;天成航材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用钛合金绿色循环生产线项目主体建成,企业落户高新区正式投产五年产值突破15亿元。

……

一组组数据有力印证了咸阳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效,构建起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活力迸发、群众满意度攀升的发展新高地。

创新驱动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态

“我们的新订单覆盖北京、哈尔滨、江苏、甘肃等地,实现产值达600万元。2025年,我们将对生产基地进行产业优化,进一步开拓市场,以科技创新保持我们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春节假期刚过,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涛对今年的工作有了新打算。

入驻咸阳高新区后,在“园长”的帮助服务中,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迅猛,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咸阳高新区AI产业发展标杆,并先后被省科技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咸阳市科技局2021年度十大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

“咸阳高新区主动对接我们,不断满足企业技改需求,通过构建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赋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鲁涛说。

面对传统工业企业“想改不会、要改太贵”的数字化转型痛点,咸阳高新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为115户规上企业精准制定“智改数转网联”个性化方案,另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搭建通用的“一平台五中心”,还打造了杜克普、生益科技、咸阳医药工业集团等一批数字化智慧工厂,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图片

陕西华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今年,咸阳高新区还完成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向辖区企业推出免费使用的专属大模型,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AI高小新”开箱即用软硬件一体服务。企业无需自建算力设施,通过API接口或定制化工具可快速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根据需求上传私有数据对模型进行微调训练,定制属于自己的模型应用。

其中,陕西华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接入DeepSeek的AI排产系统,每年减少200万元返工成本,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5%。

截至目前,园区已有60余家企业申请接入“AI高小新”DeepSeek大模型。

此外,咸阳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设西北大学科技园、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咸阳市镁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西安交大创新港咸阳新区落户。

图片

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

咸阳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秦创原电子显示高能级科创孵化器,中医药和电子显示两个产业获批省级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

还建立咸阳高新区俄罗斯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引进博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00名、外籍专家5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目前,咸阳高新区双创载体累计12家,载体面积210万平方米;各类载体新增入孵和毕业企业92家,在孵企业35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102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1支,双创资源占全市总量40%以上。

咸阳高新区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变革,利企助企举措不断增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城市配套

打造“产城融合”现代新城

完善的城市配套,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经济工程。

咸阳高新区通过系统性优化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构建起“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体系。

图片

——咸阳渭河高新大桥贯通,连接咸阳高新区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加速了两岸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促进两地产学研深度融合。

——建成西环路、西华路、星火大道(高科六路—西侯路)等11条重点道路,共计21.8公里。

——咸兴大道拓宽改造南半幅建成通车,河堤路拓宽、高科五路、纬四路、星光大道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骨架愈加舒展。

——实施星火大道综合管廊主体工程、步长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纺织大道排水工程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真正做到小切口,大民生。

与此同时,咸阳高新区全方位布局名校、商业综合体、医院,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产城融合。

完成咸阳市高新梦桃学校提质改造,建成高新第一学校、纺南城小学和公园里等3所幼儿园,并于去年9月如期开学,咸阳高新区高级中学、咸阳高新第一学校南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图片

咸阳高新梦桃学校

高新新悦国际酒店建成投用,福朋喜来登酒店成功落户,淳欣全球优品购物中心正式开业,高新LIVE商业综合体项目火热建设,西橡医院迁建稳步推进;

图片

高新新悦国际酒店

图片

淳欣全球优品购物中心

聚焦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休闲运动公园——两寺渡公园,公园占地886亩,其中龙形水系约90亩、绿化面积655亩,拥有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亲水营地等运动场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图片

修建咸阳湖二期、细柳营公园、渭河亲水步道、三角绿地等多处休闲场所,陆续建设5000余亩绿地、6000余亩水面、100万平方米绿植,形成“半城产业半城湖光”的城市发展格局。

图片

咸阳高新区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区域吸附力也进一步增强。

思路锚定,大道向前;击鼓催征,乘势而上。

咸阳高新区将聚焦企业办事便捷高效、市场竞争公平有序、要素保障系统完善、法治环境稳定公正、政策供给精准有力等方面,靶向发力,赶超跨越,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唱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供稿单位:咸阳高新区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