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始终贯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理念,以“爱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依托,吸纳热爱家庭教育事业、具备专业知识、同理心强的家庭教育指导员,并常态化组织业务交流与培训,安排指导员对监护缺位的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今天就请跟随我们一起看看,未央法院“爱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员的那本被密密麻麻文字填满的《教育指导记录》背后的一个故事。
因王先生当时患有焦虑障碍等疾病,离婚判决中免除了王先生治疗期间承担抚养费的义务,小王便跟随母亲来到西安生活。
后刘女士因与孩子祖父母另案诉讼、账户被查封等原因,经济情况恶化,无力承担孩子生活及学习开支,希望王先生承担部分抚养费,但双方协商无果。
婚姻破碎,稚子无依,寒枝难栖,多重矛盾将血浓于水的亲情阻断隔离,在卷宗里凝结成了令人揪心的教育困局。
在未央法院“爱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员杨老师向孩子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将法律条文化作温热的茶,用亲情故事织成柔软的毯,耐心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经反复劝说后,孩子父亲及祖父母同意一起承担部分抚养费,并通过分期付款形式向孩子支付,孩子母亲也表示将努力工作,为孩子撑起另一半蓝天,同时默许了定期通话,也同意对方可以看孩子并带出吃饭,培养父女祖孙亲情。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的结束,也促成了该起抚养费纠纷顺利化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这背后,是当事人对未央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的信任,是被春风化雨唤醒的亲情。“家庭教育+多元解纷”相辅相成,让调解书上的数字开始有了温度,更让冰冷的法律文书生长出生命的纹理。
3月初,王先生已如期支付第一笔抚养费,当孩子见到思念已久的亲人时,三代人的手掌叠成岁月的年轮,老人的皱纹里沁着阳光,父亲的眼角将盛满星光,孩子会把稚嫩的根须扎进时光的沃土……这一刻,或许就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终极意义。司法守护的从来不只是儿童权益的数字标高,更是人性深处永不熄灭的向善之光。
在未央法院“爱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里,家庭教育指导员们正不断书写着这样的故事。未央法院将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多部门联动,努力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为彼此的药引,在爱的教育中完成生命的相互治愈。通过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让司法不再只是裁断是非的利刃,更成为缝合亲情裂痕的金线,将伤痕化作滋养新芽的晨露。(杨晏)
稿件来源: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