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成主流
渭南日报 记者 李二娟
随着清明节临近,我市迎来祭祀高峰。记者走访发现,“错峰祭祀、文明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鲜花代替传统香烛纸钱,让清明祭扫在肃穆中更添清新气息。
3月29日,在渭南城区吾悦广场附近一家花店,一簇簇菊花摆放在显眼位置,清新夺目。
“快到清明节了,我订了几束菊花去祭拜父母。”正在选购鲜花的曹女士说,菊花外面用黑白纸张扎好,下面系着洁白的丝带,简约又庄重。
“目前卖得最好的就是白菊和黄菊,每支5元,一般9支、13支、15支、19支为一束。今年的菊花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目前销量稳中有增。”花店老板告诉记者,大多数老顾客都会选择提前预订,这样不仅花艺师有充足的时间制作精美花束,又确保顾客及时拿到心仪的鲜花。
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的黄白菊花外,乒乓菊、大丽菊、小雏菊等品种也进入市民的选择范围。不过黄白菊花仍占销售总量的七成以上,上周末已迎来销售高峰。
在临渭区龙寿山生态公墓,印象中烟雾缭绕的场面已不复存在。手捧一束黄色菊花的市民李飞宇说:“把香烛纸钱换成鲜花,美观又环保,杜绝了焚烧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支持。”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临渭区龙寿山生态公墓除了为来祭扫的市民提供免费的鲜花外,还推出了“天堂信箱”“云祭祀”等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多元、便捷的祭扫选择,进一步推动文明祭祀风尚。
“建议市民尽量避开4月4日至6日高峰时段,选择工作日下午或网络祭扫。”工作人员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