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陕西证监局副局长李国强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国强表示,陕西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切入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陕西证监局围绕落实打好八场硬仗任务安排,瞄准重点产业链群建设主攻方向,发挥市场功能、推动资本集聚,更加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52.20亿元,占全省GDP的12.81%
近年来,陕西上市公司以产业为基、创新引领,为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动能。一方面,上市公司已在重点产业链中发挥骨干作用。2024年陕西省启动光子、人工智能等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已有48家上市公司进入相关产业集群,占公司总数的58.5%,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52.20亿元,占全省GDP的12.81%,且部分公司已具备链主特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经统计,2019年注册制改革以来,全省共有39家公司开展了166次并购重组,涉及资金或资产规模976.9亿元,如中航电测以174.39亿元收购航空工业成飞,市值由60亿元增至2300亿元,为陕西省培育壮大千亿级航空产业创新集群夯实基础;17家公司通过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募集资金338.98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28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此外,相关公司也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提高广大投资者获得感,涉及规模近300亿元。
研究优化省级重点后备企业库,深挖34条重点产业链
当前,企业发行上市环境总体趋于平稳,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支持。今年,陕西证监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资本市场“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常态化加强对企业的“面对面”指导,新增3家辅导备案,包括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1家创新药研发企业,完成2家验收,均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领军企业。近期,我局正会同省委金融办研究优化省级重点后备企业库,深挖34条重点产业链,特别是根据陆家嘴论坛发布政策认真梳理辖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企业情况,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实现精准支持。
推动15家企业发行58只科创债,总规模962.5亿元
近年来,陕西证监局立足陕西优势,紧抓改革机遇,进一步推动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助力产业链集群发展。一是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聚力支持重点产业链群关键环节和成长期科创企业,涉及200多家企业近180亿元,主要投向半导体、航空航天与国防、新能源、新材料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二是用好科创债融资工具,推动15家企业发行58只科创债,总规模962.5亿元,居全国第2,其中延长石油、陕煤集团等现代能源产业龙头占据主力。三是引导行业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的能力水平,西部证券、开源证券等围绕重点产业链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期货市场在我省化工、油脂、生猪养殖等产业企业平滑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下一步,陕西证监局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和制度优势,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服务全省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李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