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宝鸡,提起西府老街,可谓是人人皆知。这是宝鸡人休闲娱乐品味美食的地方,也是西安及其周边人寻访西府美食的地方。西府老街文化旅游景区由宝鸡市老街和文昌街组成,汇聚宝鸡三区九县的各种小吃,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西府老街是一条仿古街,走进老街,浓郁的关中风情扑面而来,青砖绿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和宁静的美感,院落紧紧相连,风格显著。游走于老街,感受古老的文化气息,随便进一亭院落,便足以满足你的味蕾。

陕西面条百余种,biangbiang面、裤带面、油泼面、蘸水面、梆梆面……然而,知晓麟游血条面的人恐怕不多,吃过的人就更少了。血面条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吃起来却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

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宝鸡岐山的臊子面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清代已经很驰名。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随随便便喋上几碗不成问题。

扶风炒锅肉。还未走进,炒锅肉的香味便先扑鼻而来,两馍一切四半,加上猪头肉,不停翻炒,撒上各种香料增加色泽,出锅前再加一把韭菜点缀提香,别提有多诱人了。

白莹如玉的粽子,被切成四四方方的菱形,装入盘中,桂花点缀,淋上蜂蜜和桂花糖浆,清香甘甜,色泽十分诱人。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香甜而不腻口,别有风味。

宝鸡擀面皮,也称岐山擀面皮,是陕西省著名小吃之一,西府美食的典范。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是关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不同于米面皮,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柔软、凉香、酸辣可口。

“陕西八大怪,烙馍像锅盖”这说的便是陕西著名的锅盔了。油酥锅盔,陕西省宝鸡市岐山的传统特色小吃,是在岐山传统锅盔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大刀铡面薄筋光、臊子酸汤煎稀汪” 说的便是西秦大刀铡面。刀铡却不同于别的刀,它是左手微移,右手抬,手腕下用力,有节奏的往前移动铡面。铡刀很长很重,切起面来却细如线。

老街里不止有美食,还有宝鸡当地的各种特产。经过繁杂工序,气孔中可以蓄汤的空心挂面,每一口都麦香味十足!还有当地产出的面粉、菜籽油、陈醋……

西府老街的茶座,有午后漫步后的悠闲,也有夕阳围坐的惬意。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品一壶鲜茶,几口美食下肚,烦恼便在时光中烟消云散了。

入夜后,来到宝鸡陈仓老街,这里又呈现出与西府老街不同的城市氛围。陈仓老街依河而建,可以清晰地看到宝鸡新的地标建筑——石鼓文化廊桥。北侧就是千年渭水缓缓东流,西侧则是著名景点中华石鼓园,南侧紧挨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东边是宝鸡文理学院。

在老街北侧建有火车站,还颇费心思地停放了一列火车。宝鸡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如今即便看到火车模型,也能个感受到当地人对此也有一样的认识。

眼前的广场、老街与远处的石鼓园交相辉映,成了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古朴的西府院落有序分布,凤翔县、凤县、千阳县、太白县、陇县、岐山县、麟游县、扶风县、眉县,9个县区各置一院,带有西府特色的建筑承载着不同县区的历史典故、地方民俗,复原了宝鸡9县的人文风貌。

沿着巷子一直走下去,一条小吃街映入眼帘。青砖灰瓦,大红灯笼,看上去有些荒凉,但其实里面很热闹。

因为“宝鸡车站”的老火车站建筑坐落于此,火车元素也充斥在街区的不少地方。

进入小吃街,立即就会被各色美食吸引的垂涎欲滴……这里的美食多以陕西宝鸡本地的特色小吃为主,也有糕点甜品果汁等常见的店铺。

陈仓老街内多是仿造的民国建筑,三四层的小洋楼,红墙蓝墙玻璃窗,远远望去,民国建筑风格的街景,一时间让人产生时间交错之感。

随着美食的香味四处飘散。古陈仓的传统风味小吃在这里汇集,让人们得以感受悠久的陈仓味道,它们浓缩了宝鸡的历史记忆,也承载着当下宝鸡人的舒适生活与美好愿望,这张宝鸡新名片变得越发光亮。
Copyright © 2017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