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共话甲子情丨传承的手铲和不变的初心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六十载栉风沐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60周年纪念

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有一处先周及两周时期墓地——斗鸡台墓地。1933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与陕西省政府合组陕西考古会,次年由徐旭生先生主持了陕西境内第一次科学意义上的考古活动。这是在周人发祥地进行的最早的考古工作,它揭示了周人、秦人物质文化的若干特点,也被称为陕西考古发掘“第一铲”。

1958年9月,在全国文物考古工作刚刚起步时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所)应运而生,承担起全省文物考古工作的重任。从此,秦川大地上的一个个传奇走进人们的视野:远古人类、史前遗址、帝王陵墓、都邑古城,也孕育了半坡、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大型遗址博物馆。从最初30余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到如今120人的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六十年栉风沐雨,勾勒出一道道华夏文化的熠熠光辉。

陕西考古发掘工作,第一铲诞生于西府大地。《诗经》中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如今沧海桑田后的周原,仍完好地留存着曾经辉煌的礼乐文明痕迹,并成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根脉。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如是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周原、周礼、周文化,与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亘古绵延。今年,时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60周年纪念,凤凰网陕西对话考古工作者,聆听一把手铲传承的故事。他们行走乡野间,他们坐看云起时,这一对师徒,他们的家乡便在这西府宝鸡。

缘起:与考古结缘的一段“传奇经历”

张天恩博士现年65岁,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商周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张天恩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而他的本科专业是中文,毕业又差点进入教育系统成为老师,高考、考博都经历过失利,似乎与考古总是“擦肩而过”,他也笑称“我与考古结缘有点传奇经历”。

张天恩在考古挖掘现场(图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从小爱看书的张天恩,小时候最喜欢听爷爷读三国演义,有机缘看《史记选》《楚辞选》等较专的文史书籍,加上绘画特长,让他在大学前就在宝鸡博物馆当临时工有接触了考古。“1974年,偶然到了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地发掘现场,我看到绿锈斑斑的青铜器,那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75年我开始接触文物展览、绘图等工作,也在老师指点下学习文物修复。让我对考古产生了更多兴趣。恢复高考给我带来新的希望,我决心报名参加高考,只想报考古系。”

为了圆这个“考古梦”,张天恩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白天在考古现场做发掘,晚上复习,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因为数学基础薄弱,他早上5点起床,8点上班前的时间都在做数学题演算。苦战半年,78年他参加第二次高考,最终被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对这个结果他“高兴又失望”,但初心不改的他,在上课之余仍到博物馆帮忙,抽空就看《考古》、《文物》杂志。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他最终还是走向了考古工作岗位,居然是和一个想当老师的西北大学的学生交换,进入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田野考古的第一站便是武功郑家坡遗址。这是一处3500年以上的大型先周遗址,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房基、灰坑、窑穴、陶窑,墓葬,当然还有陶器、石器等物。

张天恩博士(常远/摄)

从此,张天恩的考古生涯正式铺陈开来,他的田野考古经历总与新石器时代结缘,而学术研究又在商周文化上造诣颇深。他先后提出了仰韶文化“福临堡”、“原子头”等类型的命名;发掘确认了陕西地区第一座龙山古城——佳县“石摞摞山城址”;最先进行陕西夏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识别和辨认出关中夏时期的文化面貌和类型特征;系统研究陕西商代文化的第一个学者,建立起关中商代文化的完整序列,也是早期秦文化考古的发起和参与人之一。

匠心:专业与专注铸就“时间的答案”

老一辈考古工作者,不仅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历,更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或许他们与考古结缘显得颇为“传奇”,但在学术研究上却一丝不苟。

1984年,宝鸡福临堡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随工清理发掘,是他独自主持的第一个考古项目。先发现了一批房子、灰坑、陶窑等遗迹和较多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遗物,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后又发掘了一批仰韶早期的墓葬。“当年我们只挖了千余平方米,拼对修复出的陶器就达500多件,加上骨器、石玉器等1500多件文物。”白天在现场挖掘结束后,他反复研究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最终他提出仰韶文化“福临堡二期类型”,《宝鸡福临堡》后来便成为他的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

张天恩在考古挖掘现场(图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的成果也为张天恩带来了在专业上深造的机会。他所写的发表在1989年7期《文物》上的《高领袋足鬲的研究》,是经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外审时关注到已非常认可,也知道了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在张天恩想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时给予了很大的鼓励。邹衡教授被称为我国“商周文化研究第一人”,并在国际享有盛誉。张天恩回忆起来,“几年的博士学习对我提升非常大,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关中西部商文化研究》,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北大考古系的博士生在当时可谓十分抢手,最终张天恩选择进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所),与家乡的考古事业“再续前缘”。辛勤耕耘捧出考古论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等100多篇,先后获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多项。

如今,陕西省考古院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43名、硕士以上学历者58人,拥有一批荣获政府津贴、“四个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百千万人才”、“万人计划”等各种荣誉或称号的知名专家学者。丁岩,是目前研究院中生代力量,研究员,现任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2003年从西北大学考古系获取硕士学位后进入研究院工作,“我进入考古院,一直在商周研究室跟随张天恩老师工作、学习,第一个项目就是佳县石摞摞山龙山城址的发掘。当时在那里呆了三个多月,从工作学习、业务能力和自身提升方面,张老师对我的指导,影响至今。”

丁岩(常远/摄)

丁岩本科与研究生期间学习的专业都是考古学,在他看来,理论切入和专业积累在工作中至关重要。“我参加工作到2007年,除了田野考古,经常也写一些报道、简讯,没有论文研究成果。张老师针对我当时的成长困境,让我每天用一个小时,写三五百字的文字,或针对某个问题看书做些笔记,这样积累一个月、两个月、两、三年下来,肯定有所收获。”丁岩对恩师,也有道不尽的感恩。

专业、专注,一辈辈考古人用一个个平凡的日与夜,为我们还原了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华章。何谓“匠心”,这份“时间的答案”便如是。

[责任编辑:张安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