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丨陕西多部门合力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政在发布丨陕西多部门合力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8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省水利厅副厅长白凡,陕西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处长李虎平,陕西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金冀,陕西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李涛出席,介绍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作为一个多灾易灾重灾的省份,十三五”以来,陕西省平均每年发生各类自然灾害400余次,造成50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3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截止到今年8月31日,受灾人口已达442.48万人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07亿元。

发布会上,白凡指出,底数不清是造成灾害损失严重尤其是人员伤亡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普查的目标就是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各地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陕西:三大特点 六项任务

据了解,本次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其他普查相比,特点非常突出:一是涉及范围广,包括致灾、承灾体、减灾能力、隐患、防治等;二是参与部门多,省级层面涉及到20个部门,省、市、县三级都要参与;三是统筹要求高,横向部门统筹、纵向上下协调、管理与技术协调、调查与评估区划协调等环节多,工作量大;四是技术难度大,需要统一的技术体系、技术规范和软件系统平台。

此次普查陕西主要任务可概括为六项:一是调查全省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的风险要素及其危险性信息,开展单灾种危险性评估。二是采集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三是收集全省各县级自1978年以来的历史灾害信息(其中,重大历史灾害信息需自1949年起)。四是对各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基层防灾减灾水平进行调查并评估。五是对各主要灾种易发区内的建筑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重点隐患进行调查并评估。六是开展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的多尺度评估,编制各级综合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提出区域综合防治对策。

多部门、多层级合力推进普查工作

自去年9月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统一部署,陕西省积极探索、强化协同,多部门、多层级合力推进工作。

陕西省应急厅作为牵头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了省普查办工作专班。省普查办主动履行综合统筹协调职能,先后多次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部门工作协调会、全省清查工作推进会,分组赴市县调研,编发省级实施方案,分级开展业务培训,编发普查动态,扎实推进我省普查工作。

陕西省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等任务部门均成立了行业普查机构,印发了部门实施方案,开展了行业普查培训,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团队优势,加强对市县的技术指导,同步推进普查工作。

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职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灞桥区、神木市、白河县3个试点县积极完成试点工作。7月份以来,各市县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安排部署,方案制定、技术培训、资金预算、宣传动员等工作全面展开。

下一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将联合多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把数据质量关,健全并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主动卡好时间节点,协调推动整体工作开展,确保数据详实、准确、客观,为开展风险综合评估与区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