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高校全国科普基地的一面旗帜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高校全国科普基地的一面旗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示《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农林博物院)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再次入选。博览园自2005年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连续4届20年获此殊荣。

图片

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

一、 打造一流科普场馆,引领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普活动

图片

改造后的昆虫馆一角

博览园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丰富的科教优势,打造八大主题场馆及蝴蝶园、树木园等室外植物种质资源圃,收藏生物标本200余万份,土壤标本2000余种,农史文物及农具2万余件,线装古籍5万余册,树木800余种,典藏量居全国高校之首,为科普教育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昆虫博物馆改造完成后,更是用全新的理念及现代化展示手段大大提升了展示效果及文化传播的吸引力。

图片

改造后的昆虫馆一角

园区常态化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结合自身农科特色,创新推出四大类专题科普活动,贯穿一年四季;创新丰富研学体验产品,开发蝴蝶相框DIY、植物日记、植物拓印等20种研学体验产品,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年均科普受益人数超三十万人次,引领高校博物馆科普研学发展。

图片

多样化研学产品,丰富研学体验

创新丰富研学体验产品,开发蝴蝶相框DIY、植物日记、植物拓印、蝴蝶叶脉书签DIY、“五谷”粮食画、小小考古学家、徽章制作、我给昆虫画肖像等20种研学体验产品,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

图片

二、常态化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延伸科普触角,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图片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

为面向社会更好开展科普育人,助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及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移动科技馆作用,博览园利用中国科协配备的科普大篷车,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展开科普巡展巡讲。近三年累计走进67所中小学校,西安市周至县上阳化村、西安市灞桥区航天四院等社区8次,深入镇巴、合阳等贫困县开展教育帮扶12次,发放科普资料近60000份,开展《会飞的花朵-蝴蝶》、《奇妙的昆虫世界》、《微型杀人机器-蚊子》、《蝗情告急-呼唤生态治理》等各类昆虫巡讲63场次,受益人数达到6万人次,全面提升了中小学生、城市社区人员以及乡村老百姓的科学素养。

三、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打造优秀科普团队,屡获科普奖项

图片

“小昆虫 大科技”科普志愿活动

经过多年积累,博览园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志愿经验丰富”的高质量科普志愿团队,由30余专家教授为核心,研究生为辅的志愿服务分队,同时为配合大型科普活动,还组建了300余名涉及农、林、水、医等各个学科领域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其中,“小昆虫大科技,助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科普项目获中国科协2020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典型事迹,科普团队获中国科协“点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团队称号,志愿者张亚宁、路元元、蒲雨萌三人荣获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典型。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积累,志愿服务分队科普讲解服务也形成专职讲解、专家教授讲解、大学生志愿者兼职讲解及小小讲解员四大团队,自2017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个,省部级奖项17个。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此次评选经过初评、终评,最终确定800家单位被拟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稿件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