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到2035年 陕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将达25%

政在发布|到2035年 陕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将达25%

3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省科协副主席吕建军出席,解读《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

据悉,2020年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三五”末陕西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比“十二五”末的5.51%提高了4.62个百分点,达到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位居西北地区第一、西部地区第二、全国第十五;超过国家9.28%的预测目标0.8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陕西省10%的目标任务。

李肇娥介绍,2021年12月,陕西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经过不懈努力,陕西省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组织动员体系不断健全,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效果明显,科普传播能力逐年递增,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模式初步形成。

“202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持平。203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力争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李肇娥从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部分,对《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作介绍。

其中,“十四五”期间陕西将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要目标人群,主要开展科学素质五项提升行动。

“围绕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就是重要的抓手,它是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李肇娥补充到,主要表现为积极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三项举措。

积极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主要围绕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开展科普工作。同时,深化科普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产品开发,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

“重点实施‘12621’工程,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助力‘两链’深度融合,推动释放创新驱动潜能。”李肇娥表示,要持续做好“科创中国”试点和培育。聚焦区域发展目标和主导产业需求,发挥“科创中国”产业服务团、区域服务团和专业服务团作用,打造“科创中国”陕西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