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杨向喜出席,并就“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落实情况回答了媒体提问。
杨向喜表示,榆林市先后编制《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榆林市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要求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实施方案(2022-2030年)》,明确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方向,以清洁低碳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世界级煤化工示范基地。
创新驱动 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榆林市与中科院携手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开展“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补氢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耦合、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等技术示范,通过终端延伸和多元耦合支撑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目前,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并通过评审,已累计投资10亿元以上,榆林中科创新研究院8月份即将投运,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已引进2个中试和4个产业化项目。
依托榆林发展煤化工的成本、规模等优势,加快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国能大型煤基可降解材料基地项目、陕煤国内最大电解液生产基地项目、延长中科5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中煤二期国家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试点示范项目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国能、中煤、陕煤、延长等企业按照国家战略需求调整思路,将未来规划方向转为聚焦煤化工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及系列深加工产品,探索开辟煤化工转型升级新路径,推动榆林发展从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进而转向创新优势。
绿色发展 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
2021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5435.18亿元,同比增长7.9%,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一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十四五”原定项目盘子中压减了40多个、总投资7000多亿元的“两高一资”项目,增量项目重点发展以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等为代表的高端专用化学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实现源头减碳。推行煤化工全产业链低碳化再造,通过绿电、绿氢和绿氧,在现代煤化工气化环节、一氧化碳变换环节、净化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过程降碳。
此外,榆林还推动煤化工企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CCS示范项目、国内成本最低的煤化工CCS示范项目,未来还将依托鄂尔多斯盆地建设CCUS集输中心开展全流程CCUS技术示范,每年新建或改造100万亩碳汇林,实现末端固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严守兰炭产能只减不增、单炉7.5万吨/年以下兰炭炉全部拆除、实现废水处理全覆盖、VOCs治理全覆盖、生产物料全过程封闭的五条底线,对铁合金、电石等行业大力推进环保改造,实现物料入棚、场地硬化,无组织排放治理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