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丨杨凌:坚持创新驱动 全力当好“国家队”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政在发布丨杨凌:坚持创新驱动 全力当好“国家队”

9月27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史高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何玲出席,围绕“当好国家队 谱写新篇章”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史高领介绍说,杨凌示范区当好“国家队”,紧盯“三区三高地”目标,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认真履行支撑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了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之路,为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在发布丨杨凌:坚持创新驱动 全力当好“国家队”

紧盯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示范区在小麦遗传育种与条锈病防控、牛羊体细胞克隆、苹果抗逆生物学、动物胚胎干细胞研究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2017年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83项,科技研发与示范推广投入累计约50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19项。2020年示范区本级研究投入4.76亿元,占示范区GDP的比例为3.13%。

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不断优化。先后批准建设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97个,其中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平台7个,省部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8个。联合建立了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原来在渭南大荔县,10年前迁移到杨凌示范区,我们对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依托先正达正在建设国家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获批建设陕西省作物育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培育了嘉禾药业、陕果集团等一批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新增两院院士3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到93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三秦学者等人才达到193人次。示范区通过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了“院士+技术委员会+专家工作室”人才体系,集聚了12名两院院士和近百名高层次人才。

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面推进种业硅谷建设。围绕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成立种业创新中心,汇聚了6名院士领衔、31名国内顶尖专家在内的技术创新团队,建立了以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达768个、苹果新品种12个。深入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国家旱区种业创新基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国家品种测试评价中心陕西分中心等“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实施良种示范推广“4455”计划,加快完善种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体系。种子产业园集聚了先正达、秦丰、良科、登海等各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7家,其中陕西省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达到18家,年种子交易量占陕西省年交易量50%以上,已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

小麦优质高产新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育成“西农511”“西农529”等一系列优质、多抗、高产等多性状聚合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国审小麦新品种18个、省审62个。“西农979”连续10年被推介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201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玉米新品种在西北成为主栽品种之一。育成玉米新品种20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6个,陕单609已成为陕西玉米生产的主栽品种。近年来小麦与玉米品种在黄淮海累计推广面积达8.5亿亩,增产粮食约215亿公斤。四是推动北方苹果、猕猴桃、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示范推广了“瑞阳”“瑞雪”“瑞香红”“秦脃”“秦蜜”等12个苹果新优品种及其高产优质管理技术,引领了全国苹果品种更新换代。先后培育出“脐红”“农大金猕”等系列新品种,助推陕西猕猴桃“东扩南移”,全省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到97万亩,占到全国总面积的50%以上。示范推广酿酒葡萄产业布局、葡萄新品种、葡萄酒加工以及行业技术标准等重大成果,带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成为葡萄酒新兴产区,种植酿酒葡萄65万亩,年产酿酒葡萄30万吨,近三年新增产值211.03亿元,该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效果显著。探索形成了“建设基地、做给农民看,抓培训、教会农民干,推动企业参与、带着农民干”的科技扶贫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基地实现了对陕西省56个国家贫困县的全覆盖,遍及秦巴山区、西藏等7个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组建11个科技服务团,与省内11个深度贫困县(区)结对帮扶,围绕中药材、茶叶、核桃、板栗、食用菌、特色养殖等23个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对口帮扶。

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效果明显。不断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大学推广、产业链企业推广、科特派创业推广、农科培训推广、媒体推广、展会推广六种推广模式,构建了多元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格局,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杨凌累计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其中在省内的有200多家。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效益达到235亿元。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目前,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5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示范区形成了现代种业、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建设了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园区内落户企业超过100家,涌现了本香农业、来富油脂等龙头企业;建成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吸引带动一批现代设施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智能节水灌溉装备等国内外知名农业装备企业入区发展,打造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高端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