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春风十里 相约自贸——市民走进自贸试验区”系列主题活动,走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区功能区。30余名企业家及创业者组成的市民代表团,依次走进西安奥体中心、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爱菊集团走访体验。
“这也太方便了!”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家代表杨梵灵在现场体验了“AI制图”绘制设施设备布局图之后,忍不住感慨。以前企业需要自己绘制,往往会出现不符合要求被退回,或请人代办费时费钱的情况,现在只需要拖动模块几分钟就可轻松完成,“自贸试验区的政务服务这么周到,我都想把公司转到这边来了”。
除了观摩聆听陕西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功能区的制度创新成效,市民代表团还参观了西安奥体中心,领略了国内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群;打卡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粮油集团—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见证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集散、销售为一体的跨国产业链;走进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感受对外贸易的繁忙与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速度。
“我看到行程表后,就等着来这一站看看。”在听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现场讲解之后,随团的企业家代表蕾莎告诉记者:“将来企业就是想把部分版块转型做对外贸易,这次参加这个活动就是想学习感受一下,想看看自贸试验区这边有哪些好的政策和创新经验,接下来就能有针对性地给公司做一个发展规划。”
据悉,陕西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功能区规划面积22.62平方公里,以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型贸易枢纽港为目标,以发展临港经济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文旅体育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
截至目前,结合园区实际与特色产业,国际港务功能区已累计挖掘培育制度创新案例111项。其中“创新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动西向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舱单归并”、“全城通港”、“优化中欧班列运营组织模式”等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驿站、24小时自助信包箱、政策兑现进大厅等11项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一带一路”跨国农业产能合作新模式、中欧班列集成运营组织新模式等6项创新案例被评为省级最佳实践案例。
自4月23日“春风十里 相约自贸——市民走进自贸试验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以来,先后有近百名市民代表相继走进高新、浐灞和国际港务功能区,接下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经开、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能源金贸等5个功能区,计划每周开展一场,至6月上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