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一个收获与播种的节气。
时日已至仲夏,北方麦穗应时臻至,田地里的暖风一吹,金灿灿的麦浪便随风起伏,滚滚扑打着远处的白云和蓝天。
“田家少闲月”,关中平原上的农民们不会纵情欣赏这番好景太长时间,而是会伴着丰收的喜悦收割小麦,把饱满的麦粒揽入粮仓。
开镰,则是收割小麦的第一项工作。陕西人会在芒种之前把镰刀、耙子、叉、斗、簸箕等农具拿出来,蘸着清水在石头上磨光磨利。等到芒种这一天,家家户户就带着磨好的镰刀,一同来到麦地举行开镰仪式。
“田把式”是开镰时的带头人,到了开镰收割那天,“田把式”先蹲着收割三刀麦子,随后喊一声“开镰咯”,所有人躬身弯腰,挥动手中的镰刀,沉甸甸的麦子也就顺势到了收割人的怀抱中,这相当于为麦收剪了一个“好彩”。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开镰象征着收获的开始,也饱含着丰收的喜悦。尽管时至今日,农民已经不需要手持镰刀一茬一茬收割麦子,但开镰仪式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文化活动。
这也代表着,“芒种开镰”这一农事习俗从第一棵麦子在西北土地上沉沉欲坠,到如今六月时节金黄遍野,四千多年的时光,仍在继续传递中国人对于粮食最朴实的天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