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其特征为关节软骨的变性和脱落以及软骨下骨的硬化和骨质增生,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的患病率甚至可达到68%。近年来,骨关节炎已跃居成为导致残疾的第二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增进对骨关节炎的认识、理解以及掌握其危害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提供骨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常见的关节疾病。
骨关节炎的危害不容小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疼痛:由于关节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引发睡眠障碍和心理压力。

二、功能障碍:随着炎症的加重,关节逐渐变得僵硬和不稳定,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活动和运动。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还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心理压力:由于持续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骨关节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职业和生活方式等。因此,预防骨关节炎的措施也应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进行适度的运动并避免过度劳累,这些都有助于减轻关节的负担,降低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轻关节炎症。但应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重复性高的活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3、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应定时活动关节以减轻关节负担。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如频繁进行高强度运动或搬运重物。

4、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在感到关节不适时,应适当休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家族遗传筛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应定期进行骨关节炎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增进对骨关节炎的认识、理解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室简介
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免疫科二病区是由医院1974年成立的风湿病研究组演变而来,参与了医院自制剂“秦息痛、痹症系列”等的开发、研究、定方等整个过程。目前拥有病床38张,科室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诊治、研究、预防保健及患者健康教育等工作,深受本地及周边省市患者的信任。目前科室配备医护人员2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8人、护士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

科室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遵循“踏实做事、真诚待人、严谨自律、和谐温馨”的理念,努力解除患者的病痛,科室一直积极探索、借鉴、引用国内外的先进治疗理念,以诊治指南为指导,采用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配合心理辅导、中药湿敷、熏洗、穴位贴敷、药物罐、针灸等综合治疗,树立患者信心,引导患者做到“了解疾病、正规治疗、定期复诊、战胜疾病”。


科室一直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肠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白塞病、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病的诊治,帮助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专家简介

刘英纯,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免疫科二病区主任。第三批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成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大医精诚”“德高医粹”的崇高目标,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携手奋进,以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大医情怀热心公益事业,受到市民群众和患者的高度赞誉,多次被医院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3月她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特发性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风湿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善于运用中医各种适宜技术开展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研各级课题十余项。
稿件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