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侯社教出席并介绍2023年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情况。
侯社教介绍说,2023年陕西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共建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部署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当前任务和长远发展。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将面向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陕西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22万件 同比增长24.5%
2023年,陕西省共获授权专利7.1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万件,同比增长16.1%;商标注册申请量15.01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商标注册8.62万件;版权作品登记3.94万件,同比增长6.2%。
截至2023年底,陕西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22万件,同比增长24.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5.84件,同比增加5.08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9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96件,同比增加2.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有效商标注册78.23万件,同比增长9.4%;有效地理标志商标15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9个,全省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781家;累计获批林草植物新品种58个,其中已获得国家和省级良种审定的新品种7个。
全年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9543件 同比上升22.8%
2023年,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91件,其中,商标侵权案件575件,专利侵权案件8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4件,商业秘密行政处罚案件4件。全省各地共计销毁酒类、饮料、包装印刷品、卷烟等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商品316种,货值6778万元。
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43件,审结8714件,同比分别上升22.8%和27.53%,专利纠纷案件结案331件。思安公司侵害商业秘密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彩虹星球商业诋毁案”获评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范某诉程某某侵害录音制作者权纠纷案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二等奖。
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516件,其中受理审查逮捕162件323人、审查起诉121件304人。开展地理标志保护检察监督专项活动,核查全省各类地理标志产品112个。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1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人,打掉团伙窝点74个,涉案价值1.6亿元,破获国家五部门联合督办案件2起,公安部督办案件2起,省厅督办案件15起,受到公安部贺电表扬2次。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将于4月26日起施行
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陕西省专利条例(修正案)》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实施办法》,全面打通侦诉审衔接渠道。省科技厅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和相关实施方案、工作指引,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组合拳。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陕西省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整治。省林业局印发《陕西省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办法(试行)》,推动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秦岭四宝”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
据介绍,西部首部省级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颁布并于2024年4月26日起施行。条例对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旨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此外,陕西省各有关部门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案件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剑网”“昆仑”“清浊”“铁拳”“蓝天”“龙腾”“蓝网”等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建立年度专利、商标、版权、文化市场等领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下一步,陕西将聚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水平,锐意进取、勇毅前行,高质量推进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