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市凤翔区一场以高质量项目为核心的发展变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结构与民生福祉。从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到现代农业的灌区改造,凤翔区正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书写着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得益于凤翔区“四个一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共484个项目纳入管理,通过动态管理、梯次推进,有效提升了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和投资完成等“五率”。
此外,凤翔区还建立了健全的项目推进机制,包括外聘专业智库支持、项目专员制度、专题培训以及财政前期费补助等,为项目从谋划到落地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确保了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
柳林酒业智能化白酒生产基地:传承与创新并举
柳林酒业作为凤翔区的标志性企业,其智能化白酒生产基地项目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旨在通过提质技改和工业旅游的结合,不仅将产能提升至5万吨,储能达30万吨,而且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产加工、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群。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还为凤翔带来了数百名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凤翔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凤香型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开辟了新路径。
同时,西凤酒七万吨制曲项目的实施,是凤翔区推动传统酒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布局。项目预计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广阔,涵盖先进的制曲系统和配套的环保处理设施,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约100亿元,为当地带来超过一万个就业机会。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以技术创新推动了传统酒业的绿色转型,为凤翔乃至整个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关中工具切削刀具智能化改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关中工具的切削刀具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项目,作为凤翔区工业装备制造领域首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展现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项目总投资1.2亿元,通过对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数倍提升,更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成功配套于国内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为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提供了示范。凤翔区工信局积极对接中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力求进一步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显示了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东风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水利基础设施的强化与创新
凤翔区水利局主导的东风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是确保粮食安全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灌区老旧设施的挑战,水利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工程,包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等,总投资近6300万元。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灌溉效率,降低了水资源消耗,更加强了水库的安全性,为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也体现了凤翔区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积极探索。
宝鸡市凤翔区正以高质量项目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同时构建了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为区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展现了凤翔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