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丨宝鸡: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省第一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站内

政在发布丨宝鸡: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省第一

7月9日上午,陕西省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宝鸡市负责同志,围绕“实施'一四五十’战略 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政在发布丨宝鸡: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省第一

宝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介绍说,近年来,宝鸡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努力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工业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省第一

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涉及宝鸡的有13条,其中8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就在宝鸡。近年来,宝鸡扎实开展13条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宝鸡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吉利20万辆新能源车型技改项目全面投产、引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建成年产50万吨大窑饮品智能工厂、实施中车轨道交通产能提升项目,成为全国三大轨道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

据介绍,宝鸡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042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居西北城市第二,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8%左右、稳居全省第一,成功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百强市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

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4%

近年来,宝鸡坚持城乡一体、交通先行,眉太、关环、麟法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大干快上,宝鸡机场正式获批,宝汉高铁积极推进,再过几年,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联接点,积极推进主城区“东进、南控、西优、北延、中强”战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4%,比“十三五”末提高了2.38个百分点,副中心城市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切实增强。

同时,宝鸡聚力打造品质县城、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7个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0强,5个县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5个镇入选西部百强镇。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基地,全国四分之一的猕猴桃产自宝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村延伸、向户覆盖,建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4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宝鸡画卷正在奋力绘就。

文旅商体融合展现新活力 聚力打造六大优质旅游产品矩阵

宝鸡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和中国青铜器之乡。近年来,宝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实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聚力打造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魅力都市游、特色工业游、美丽乡村游、赛事节会游六大优质旅游产品矩阵。

当前,宝鸡正加速推进,关山草原5A级景区和天台山、千湖4A级景区,以及大水川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宝鸡城市马拉松、啤酒音乐美食节、国际酒业展览会等品牌节会广受好评、火爆出圈。“看中国·来宝鸡”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扩大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出口总额连年保持20%左右增长

今天的宝鸡已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拥有西北地区首个非省会城市综合保税区。为更好融入和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宝鸡聚力推动港务区突破发展,加快打造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中欧、中亚、东南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阳平站成为全省第二个中欧班列始发站,石油机械、宝鸡机床,以及西凤酒、擀面皮等一批名优产品由此走向世界。

宝鸡市出口总额连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跻身中国城市外贸结构竞争力50强。同时,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连续三年每年推出100项“放管服”改革举措,“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获国务院表彰,政务服务入选全国“好差评”试点,营商环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市场主体保有量达到28.3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11%,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提升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04%

宝鸡南依秦岭、渭水中流,是陕西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和关中水龙头,既享有良好生态之利,也肩负重大保护之责。近年来,宝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聚力打造“生态之城、美丽宝鸡”。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水环境质量稳居关中城市前列,建成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卫生城镇群、生态示范城镇群,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金陵河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荣获2021年亚洲唯一“联合国人居奖”。“一城山色半城湖”已成为市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大家对这座城市最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就是干净、漂亮、舒适、宜居。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宝鸡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民生支出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宝鸡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稳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跑赢GDP增速。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全覆盖,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8.98张、卫生技术人员10.17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以来,宝鸡着眼带状城市发展实际,优先实施总投资83亿元的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十大项目,到“十四五”末,宝鸡的教育资源将更加优质均衡,医疗卫生设施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宝鸡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