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快速增长
8月9日,市政协召开“创新制度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家协商会。会上,市人社局通报了西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工作情况。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西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达30万人左右,大部分由电子商务、网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平台催生而来。
新就业形态具有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等显著特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具有年轻化、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考虑到多样的参保需求,西安市从多方面协同发力,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近年来,西安市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五上”企业大走访等活动,积极引导新业态企业强化主体责任、规范用工行为。西安市还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重点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和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围绕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开展集体协商,在新业态平台企业、行业推动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覆盖面。目前已在新业态企业建立集体协商组织975个、吸纳会员15.8万人。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西安市相关部门将指导企业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畅通内部矛盾纠纷解决渠道,并持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纠纷源头预防和治理,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西安市还将全面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新模式,吸纳新就业形态企业入驻“秦云就业”掌上服务大厅,持续增设就业服务驿站(点)和零工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卜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