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系百姓谋实事 用心用情解民忧
前段时间,子长市杨家园则镇杨一村的村民出现用水难的问题,该镇党委书记靳小勇在走访中恰好发现了这个难题,了解到是多年来自来水管道管理维护不当导致水路受阻的原因,靳小勇立即与当地水务部门协调沟通,对管道全面更新,不久之后,杨一村400多户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管道更新以后,家家户户吃水、洗澡、洗衣用水更方便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杨一村村民杨永岗高兴地说道。
关乎群众幸福的小事,他要管
群众利益无小事,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幸福需求并一一“解锁”,工作就有了方向。老百姓家中通不通水是大事,能不能通上气过一个暖冬也是大事。
吴家坪村和吴家寨则村是杨家园则镇的川道村,340国道穿境而过,之前这里村民做饭、取暖都用煤,每到冬天,村民们都要买回大量煤堆积在院内,既不环保也不方便。
今年,靳小勇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推进天然气进村工作,吴家坪、吴家寨子燃气管道已全部覆盖,通气1000余户,村民不仅减少了开支,还有效提升了生活品质。
“有了壁挂炉,把炉子就腾出来了。这个又方便,又实惠,现在烧上,什么时候想用什么时候用。”吴家坪村村民吴延安高兴地说。
贺家沟村的一座过水桥连接着庄里庄外,原来的桥面很低,大型车辆无法通行,一到雨季,河水就漫过小桥无法通行,村里的人和农产品出不去,外面的资源进不来,村民更是苦恼。在2023年的子长市人代会上,靳小勇积极争取子长市人大票决十件民生实事贺家沟大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宽11米、长96米的新桥于今年6月通车,村民们别提多开心了。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种的蔬菜、庄稼因为路不好卖不出去了,我们平时外出也方便了。”贺家沟村村民苗成柱说。
产业发展的“硬骨头”,他敢啃
老百姓要生活得幸福,关键还在大家兜里要有钱。实现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镇党委书记装在心头的大事。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的过程中靳小勇敢想敢干,带领杨家园则镇全体干部群众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杨家园则镇贺家沟坪原有果园700余亩,温棚23座,涉及杨一村、杨二村和贺家沟3个行政村,由于受到资金、市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果园、温棚因收益不高、无人经营等原因逐渐废弃撂荒。
2022年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开展以后,靳小勇及时组织召开会议,为村民宣传政策,动员村民整合土地资源,村上的村集体将撂荒田和撂荒大棚、果园转包给当地企业运营。这样一来,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不仅可以得到分红,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企业也能很好地发挥优势,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近期,正逢收获的季节,走进杨二村的田间地头,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又一堆,像一座座小金山,让人心生喜悦。
“从一开始,我们其实不太看好这块地能建设得这么好。因为涉及的人太多、太复杂。”杨一村村民高生福说,“靳书记几次上门给我们农民解释,十分有诚意,我觉得这是这件事能成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每年都能按时拿到承包款,对我们是件大好事。”
产业能在村上落地,镇上和靳小勇给了最大支持。“我承包了这片地以来,政府每年给我协调种子、地膜、机械农资等,还帮助协调了农业项目,我今年采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今年的收入下来大概200万元。”杨家园则镇高标准农田承包人祁海军说。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他会干
靳小勇巧妙运用“硬招、实招、新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勇于担当、锐意进取,走进田间地头,听取村情民意,带领广大群众走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进路。
在杨家园则镇工作的10多年中,靳小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结合镇情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先后建成山地苹果专业村8个、种养殖专业村10个、以王家坪“大棚套小棚”为代表的蔬菜水果大棚专业村6个,新建蜜蜂峪千亩杂果基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得到持续提升。
蜜蜂峪村党支部书记郭顺红表示:“镇政府给我们村上引进杂果基地以来,村集体会有收入,村民能得到土地流转费,村民就近打工人均能增收1万元左右。”
今年,镇党委、政府新建了农贸市场,满足了不同商户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农产品零售批发提供了充足的展示与销售空间,真正实现了便民惠民利民,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杨一村党支部书记黄红军高兴地说:“以前摆摊都在路两边,卫生条件不好也不安全。经过改造以后,赶集摆摊的都进了农贸市场,既能遮风挡雨,又安全。”
老百姓的幸福需求在前方,干部的脚步不停止。他说:“今后,我将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奋力描绘出‘生态好、旅游强、农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