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淳出席,介绍陕西省全省文旅服务质量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2024年以来,陕西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文旅供给满足游客消费需求,一手抓优质服务促进,一手抓服务质量监管,努力将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健全监测评价、规范市场秩序融入聚力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加快文旅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助力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
打牢基础支撑 服务内容质效优化
在服务质量上,陕西省围绕重点稳推进,增强服务质量基础支撑。聚焦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公共文化群众满意度、丰富服务供给、推动产品升级、优化入境服务、牢守安全底线等重点内容,持续打牢服务质量基础支撑。据介绍,服务供给数质双增,注重科技带动创新,收集数字化项目276个。入境旅游更加便利,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乡村旅游点累计布设1649台POS机和51个外币兑换点(ATM)。品牌服务深入人心,开展“三秦四季 畅旅欢歌”系列活动205项,惠民措施175项,发放优惠卡9类21种。文旅消费惠民利民,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7657场,带动文旅消费9.3亿元。
压实主体责任 服务质量效能提升
在主体责任上,凝聚合力促提升,压实服务质量主体责任。统筹安排市场监管、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和指导各地及各级行业协会,压实服务质量提升主体责任,合力提升服务质量。省图书馆新馆、省文化馆新馆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西安市创新旅游投诉先行赔付工作机制,高效化解因旅游服务质量引发的矛盾问题;宝鸡市建立“首席质量官”和“标杆服务员”制度,推进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升;咸阳市推动成立市旅游协会,指导协会强化行业自律;铜川市每月定期开展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考评;渭南市着力解决排队、咨询、导览等突出问题;延安市多措并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榆林市注重增强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汉中市全力打造“温情汉中”文旅服务品牌;安康市推出省心停、放心行、暖心玩、安心住、舒心游等措施;商洛市建立投诉快速处理机制有效解决矛盾;韩城市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杨凌示范区积极策划发布特色旅游路线。各行业协会积极响应,不断优化主客共享的旅游环境。
加强质量监管 监测评价体系健全
在质量监测上,激励约束提质效,健全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从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服务和质量监测三方面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拓展服务内容,加大业务考核力度。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通知》,明确5个方面,15条举措。 在旅游服务方面,抓好影响游客体验的重点领域,持续优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台《陕西省旅游服务质量重大事故工作约谈制度》。在质量监测方面,对全省26家A级景区、21家星级旅游饭店和16家旅行社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发现并督促整改涉及服务质量的问题4类1410项。在执法监督方面,突出重要节点强化日常巡查,有效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同时,注重日常执法监管,发挥暗访评估和网络巡查作用,发现涉嫌违规违法和安全生产问题隐患线索569个,并全部核查处置。全年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检查12.7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9万家次。
王淳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通过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提质升级,开展市场主体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巩固拓展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成果等措施继续加强文旅市场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对涉及服务质量的投诉和举报及时受理核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积极实施文旅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常态开展文旅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让服务质量提升可见、可感、可测、可评。为游客提供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精度、有速度的真情服务,用优质文化旅游服务环境欢迎广大游客畅游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