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渭南卫生健康工作“划重点”!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站内

2025渭南卫生健康工作“划重点”!

原标题:2025,渭南卫生健康工作“划重点”!

总结经验再出发,凝心聚力谋新篇。2月28日,全市卫生健康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精心谋划今年重点任务。那么,今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是什么?对此,渭南日报进行深入解读。

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按照“1333”工作思路(坚持1个强化:强化政治引领;打好3个攻坚战:基层能力提升攻坚战、深化综合医改攻坚战、服务内涵提升攻坚战;完善3个体系(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夯实3个保障:发展支撑保障、综合治理保障、安全稳定保障),全面推进“健康渭南”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决扛起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擦亮“渭南卫健党旗红”品牌,丰富“党建+业务”服务内涵,着力打造渭南卫生健康党建工作名片。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作风建设,强化干部培训,充分调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严格落实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只争朝夕的作风,把精力更多用在解决问题、落实工作上。

二、打好基层能力提升攻坚战,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

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数字化设备设施,积极建设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力争2025年年底乡镇卫生院心电图“一张网”全覆盖、影像“一张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县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指导帮助受援乡镇卫生院提升全科医学科以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根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服务人群分类施策,“一院一特色”发展中医、康复、老年、慢性病、口腔、精神等服务,提升急诊急救和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三、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战,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

推动实施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完善薪酬制度。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布局和数量,完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机制。

加大财政补助。主动与财政、医保等部门对接,加大政策和资金争取力度。

四、打好服务内涵提升攻坚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扎实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5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引领作用,狠抓18项核心制度落实等基础性工作。

建立肥胖门诊、青少年近视门诊等新型门诊,强化责任制护理,推进延续性护理服务,试点推进无陪护管理模式。

深入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儿科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要达到各县(市、区)全覆盖。

持续实施“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行动,探索跨科预约、医联体内预约等精准预约模式。

全力推动10项为民服务实事落地见效。

五、突出预防为主,积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全市和各相关部门“十五五”规划,扎实开展“健康渭南”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持续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专项防治行动。

持续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深化全市疾控体系改革,不断完善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资源互补、业务融合和服务协同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预防、治疗和管理一体化防治模式。

全面提升新发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市、县、镇三级应急指挥体系,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加强与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协作,做好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处置。

六、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筹备组建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健全市、县中医药服务体系。

深化中医药文化宣传,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

不断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大中医药骨干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举办中医药学术系列讲座,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学术经验研究、继承。

七、聚焦“一老一幼”,积极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推进大荔县、合阳县国家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试点工作,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惠民项目。

八、夯实发展支撑保障,更好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局。

全力推动完成“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加强主要指标、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任务监测,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研究确定全市“十五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布局和项目安排计划,结合“十四五”期间的问题短板谋深谋实“十五五”规划。

持续推进“两院一中心”项目建设,市第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主体建成,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竣工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建成投用。

推进智慧健康建设,提升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水平。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切实维护好信息数据安全。

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5年,力争为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120人,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大专生24名、本科生28名,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500名,全市村医队伍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6%左右。

九、夯实综合治理保障,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纵深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加强党员常态化监管力度,把管行为和管思想、管住“八小时内”和管好“八小时外”贯通起来,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治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宣传矩阵建设。组织做好“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全国“最美医生”征集推荐,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正面典型宣传,传播正能量。

十、夯实安全稳定保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小医院(小诊所、小托育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消防安全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交流,推进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加大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宣传。

加大血液保障力度,建立健全血液调配网络,加强团体献血组织动员,积极缓解季节性、周期性、区域性、偏型性等血液供应紧张问题,保障足量、安全的血液供应。创建“第八届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