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道出现“搓衣板式”减速带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站内

深圳绿道出现“搓衣板式”减速带

原标题:深圳绿道出现“搓衣板式”减速带

据4月14日触电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反映,深圳市龙岗区大运AI小镇绿道被铺设了密密麻麻的减速带,好比“搓衣板”。有网友直呼设计绿道减速带密集如“搓衣板”,在此骑行能“震碎结石”。

针对此事,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事处与相关部门现场核查后称,此路段按照步行道标准进行建设,明确禁止自行车骑行。同时,针对雨天湿滑隐患,经专业评估,街道协同相关部门加装防滑条(非传统减速带),通过增强路面摩擦系数与视觉提示,有效降低滑跌风险。

网友发布的内容显示,在龙岗区一绿道上,每间隔一小段距离就铺设有一条减速带。数十米的距离内,减速带的数量预估有近百条。

实为减少安全隐患的必要之举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内吐槽,表示减速带密集得如同“搓衣板”,认为设计“反人类”。还有人问定位在哪里,要来“治疗结石”。

无疑,这些调侃当中带有一定的情绪,认为减速带设置不合理,让人没有办法骑行。不过,反过来一想,这不就是设置的初衷吗?

据报道,经现场实测,该路段最大坡度达15度(坡度比27%),远超深圳地方标准的10度。所以,这段263米的绿道支线,就不是为骑行设计的。

绿道是用来步行或骑行的。不必讳言,有的绿道,成了一些人骑行飙车的场所,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发生交通意外的事件时有发生。2023年4月,成都天府绿道就出现过两位骑行人相撞造成一人死亡的悲剧,发生的地方就存在弯急坡陡的情况。

适当设置减速带,规范骑行人的速度,就非常有必要。还有的城市绿道,比如武汉东湖的磨山绿道,转弯较多、坡度较大,也只提供行人通行,不准自行车进入。15度的坡度,不排除有人借此来寻求感官刺激,造成风险。而且,在绿道上,一些儿童也携带有扭扭车、滑板车、儿童自行车等,他们也无法识别风险。

有人称,不设置减速带,可以禁止自行车驶入。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且不说一些骑行人不听劝非要闯入,有可能激化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在乡村的绿道上,不可能做到24小时无死角无盲区监管全覆盖。采取硬物理隔离措施,是最简单的办法,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骑自行车是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绿道是用来休闲健身的,不能用来寻求速度与激情。对明显的安全隐患,采取“硬核”方式来阻止骑行,就非常有必要。否则出了事故,当地有关部门会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步行道如何阻止自行车骑行,也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最好在建设时就考虑到骑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物理措施,比如在多处设置台阶等,以不影响行人为原则。而且,在建成后,减速带是不是需要设置得这么密集同样有可探讨之处。另外,回应时也不必在“防行人滑跌”或“给自行车减速”上纠结。

总之,在考虑安全风险的同时,同样要考虑市民视觉上的观感,以减少误会。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