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向“新”行!汉中市级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81.8%
站内

提速向“新”行!汉中市级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81.8%

原标题:提速向“新”行!汉中市级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81.8%

春潮涌动之际,正是天汉大地处处生机勃发、项目建设吹响奋进号角之时。

今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工作状态,铆足干劲、快马加鞭,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从绿色能源到绿色食药,从低空经济到文旅经济……产业发展向“新”而行、活力奔涌。一幅幅项目加速推进的火热场景,踏着春天奋进的“鼓点”,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双驱:项目质效同步跃升

开局重在谋划,起步就是冲刺。

翻看我市今年的重点项目清单,数据催人奋进:全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440个,总投资2236.5亿元。

对比往年的数据,今年谋划重大产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为历年之最,项目总量与投资密度上均呈现更强能级。

2025年,无疑是我市咬紧牙关、锐意拼搏的奋进之年。

有了政策的精准滴灌,项目才能拔节生长。

为紧密跟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最新政策,支撑项目高质量发展,我市先后编制《汉中市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汇编》《当前存量和一揽子增量政策一览表》,明确目标导向。

从纸上到地上,从文件到实效,这些制度创新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速度。

截至目前,我市275个市级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25个,开工率达81.8%。

在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康家沟灰坝,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与周边绿植相映成景。工作人员正进行设备调试和线路巡检。

该项目是我市首个利用尾矿库建设的新能源发电示范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分布式能源规划应用场景,能同时实现绿电供应、矿山尾矿库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图片

城固县三合园区外贸轻工产业园(资料图)

在城固县三合园区,一个总投资6亿元、拥有51条生产线、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智能电子产业产品制造基地今年底将正式落地,成为该县智能电子产业的“新引擎”。

“目前生产线安装调试进度达70%,建成后可年产手机手环、蓝牙音箱及屏显模组等智能电子产品180万台(套)。”项目负责人宋泳恭说。

纸上蓝图如何变成现实?走进汉台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答案清晰可见。

全智能自动吊装系统高速运转、技术工人有条不紊地埋头作业……在陕西欣达仕业服装科技有限公司5G全智能服装智造工厂,完整的服装加工产业链条展示了我市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进展。

“今年预计生产200万件服装,年产值达到2亿元,计划带动当地600人就业。”该企业首席运营官曾建州说。

图片

西北最大的有机食品工业园区——洋县有机产业园区(资料图)

凭借清晰的有机产业定位,洋县在今年初迅速推进有机果蔬饮品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着力在龙亭镇构建集有机果蔬种植、休闲观光、康养度假等为一体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集群。自此,洋县农业翻开有机新篇。

与此同时,留坝县正在努力跳出“景点思维”,用一盘棋思路打造旅游服务链。目前,该县重磅打造的紫柏山旅游服务集散区项目正热火朝天地推进。建成后,将串联紫柏山景区、营盘运动小镇、紫柏山滑雪场、张良庙等核心旅游资源,实现从单一景点观光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当前,我市正以在建和已竣工项目为双轮驱动,全面擘画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十四五”规划锚定的方向出发,我市不断狠抓项目投资,有力支撑了投资增长。一季度,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较1至2月提升1.1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开门红”。

转型:产业升级多点开花

大项目落地,产业链跃升。

随着产业生态不断延伸,我市在低空经济、绿色食药、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等多维场景中,正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答卷。

在陕西瑞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培训基地,一架架无人机正有序起降。

眼下,我市锚定建设“西汉蓉”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航空产业基础,我市低空空域协调管理工作专班应运而生,正全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汉中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园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约450户,实施招商项目28个,低空经济产业链规模正逐步扩大。

在中核陕铀创新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建设者们在钢筋桁架间穿行,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作为探索“国家队”赋能区域经济的典型,该项目将推动我市形成新型能源材料生产、技术转化和绿色能源应用一体化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工人加足马力施工,运输车来往穿梭……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轰鸣声,陕西沙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

依托于将清洁能源转化为势能进行储存的优势,这个坐落在勉县新街子镇的“超级充电宝”,可承担陕西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提高电网快速响应能力和运行灵活性。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节约标煤约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8.3万吨。”项目负责人说。

这是我市聚力打造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一个缩影。位于佛坪县西岔河镇的陕西佛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目前也在同步建设中。

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定位,绿色食药是我市打造的增长新引擎。

近日,坐拥秦岭生态宝库的略阳县成功斩获“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金字招牌,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下,这座曾经机器轰鸣的工业老城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略阳县五龙洞镇绿色食药基地、白雀寺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林麝养殖基地……一系列项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为这座转型中的小城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图片

白雀寺镇食用菌种植基地 (资料图)

在南郑区梁山工业园区,固达数控投资3.16亿元建设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正全速推进。这个被誉为“工业母机心脏”的项目现已进入试生产冲刺阶段,即将成为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的关键引擎。

从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到高端制造的强势崛起,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正呈现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

护航:全要素供给精准直达

营商环境“减法”做得好,产业链的“乘法”效应才能充分释放。

“从上传项目用地许可资料,再到通过办证的全部审核,整个审批流程不超过10分钟。”佛坪县西岔河镇农产品加工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负责人感慨道,项目审批能有如此迅速高效的服务,着实让人满意。

我市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1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推进,这样的“汉中式速度”,正是近年来我市以营商环境优化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抢抓机遇、争分夺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解决了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后,我市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挑战——如何确保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得上、用得好?

为强化要素保障,我市成立了陕南首家市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高质量发展基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截至目前,我市累计申报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627个,资金需求达231.6亿元。

在完善金融要素保障体系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搭建资本对接平台。

前不久,我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资本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现场与11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银企三方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

图片

汉中市资本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资料图)

如何让这些战略合作真正落地生根?人才梯队建设给出了有力答案:高标准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先进制造、大健康、现代服务三个专业群,创建产业学院3个。目前,全市17条重点产业链、7800余个上下游企业吸纳29.45万人就业。

眼下,我市355个在建市级重点项目如火如荼推进。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等6部门协同联动,为20个常态化重大项目提供组团式服务,集中破解资金、用地、环评等关键瓶颈;各专班与职能部门用“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以精准服务打通项目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一年春作首,实干正当时。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我市发展正实现历史性跨越: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从产业聚集转向链式发展,从要素保障迈向精准施策……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用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铸就更加灿烂的明天。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