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丨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6.8% 咸阳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站内

政在发布丨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6.8% 咸阳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4月22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冷劲松出席,介绍咸阳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政在发布丨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6.8% 咸阳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据介绍,长期以来,咸阳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2024年,咸阳经济总量迈上3000亿的新台阶,增速达到6.5%。今年一季度,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生产总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顺利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咸阳是老工业基地,曾被誉为纺织城、医药城、电子城,工业基础坚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咸阳市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能化、食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显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光子等未来产业,促进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新动能积厚成势。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咸阳市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谋划了一批牵引性强、撬动性大的工作抓手,交大创新港咸阳新区落地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交大在咸阳共建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陕工职院连续两年位居软科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首位,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提供了强劲动能。同时将开发区作为主阵地、主战场,着力推动要素在开发区集中、功能在开发区集成、产业在开发区集聚。并且抓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用的机遇,推动咸阳经开区与空港新城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咸阳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咸阳市锚定农业强市的目标,持续筑牢耕地和粮食安全根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稳粮、优果、扩菜、强畜协同发力,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稳居全省前列。

去年,咸阳粮食总产超过185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水果产量超过550万吨、居全省第一,其中,苹果占八成以上。蔬菜产量达到388万吨,设施蔬菜面积41万亩、产量141万吨,均排在全省第一。羊乳是咸阳的又一特色产业,推行“产、加、销”融合发展,奶山羊存栏量超过70万只,年产奶量近1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土特产”可以成为“大产业”。咸阳茯茶制作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传统技艺,在茯茶制作上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水平,目前产量接近6000吨,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打造文旅支柱产业 激活发展新优势

文旅也是陕西省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咸阳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打造支柱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激活消费潜力。聚焦咸阳市厚重的历史沉淀、独特的城市魅力、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优质的生态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展示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咸阳市挖掘郑国渠“天下第一渠”文化内涵,谋划实施秦直道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开展汉唐帝陵保护专项行动,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咸阳博物院(新馆)也即将动工建设。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去年接待游客接近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节假日期间最多一天游客超过20万,创造了乡村振兴的奇迹。同时咸阳市还推进东庄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全面开展泾河综合治理,打造泾河“百里画廊”。

新时代新征程,咸阳正处在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机遇期。下一步,咸阳市将砥砺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激扬“秦地最胜,无如咸阳”的自信与豪迈,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