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历史机遇期,西安高新区锚定“百万辆整车、千亿级集群”目标,构建起“整车制造为核心、创新研发为引领、全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跟跑”迈向“领跑”,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极具竞争力的重要一极。
年产逾百万辆 铸就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紧握汽车产业转型“风口”,以“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运作”模式,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增量思维、闭环思维”,深耕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生态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比亚迪工厂
2024年,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7万辆,占全省的89.3%、全国的8.3%,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关键配套产能同步扩张,联合汽车电子、弗吉亚、延锋、东风李尔、双英汽车等知名配套企业落户,聚集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180余家,产业规模约260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80余家,产值约2300亿元,服务及商贸业企业100余家,营收超300亿元。
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形成了涵盖整车制造、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服务体系的本地化供应链,成功跻身“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列,为陕西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余家创新平台赋能 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创新是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的核心基因,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统计,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累计建成2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涵盖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架构等关键领域。
芯派智能电源电驱系统创新中心
如,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突破高效变速器技术瓶颈;芯派智能电源电驱系统创新中心推动电控技术国产化;比亚迪西安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构建起覆盖整车、系统、零部件、材料的全链条检测验证体系,成为技术迭代的“硬核”支撑……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创新“校招共用”“订单式培养”模式,联合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等高校建立人才定向输送机制,形成“研发有平台、转化有通道、成长有空间”的创新生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培育了肥沃土壤。
构筑一流产业链生态 出口同比增长35%
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比亚迪、法士特等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聚焦汽车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增量部件两大重点领域,实施“一企带一链”工程,围绕链主龙头企业开展链式招商,形成“整车制造-核心部件-后市场服务”全链条闭环。
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在补链上,北极雄芯、富特科技、泰孚集团、杰华特等一批项目落地,有力补齐了车规级芯片、电池、内饰、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短板,比亚迪新能源整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60%,形成涵盖整车制造、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服务体系的本地化供应链。
在延链上,布局新能源微网产业,落地奇点能源、领充创享、麦格米特等项目,构建“分布式电源+储能+能量转换”的新赛道。
奇点能源
在强链上,推动链主龙头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引入仰望U8、宋 Plus等高端车型,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及中科创达智能座舱基地,推动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升级。
近年来,比亚迪等企业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整车及零部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已远销中亚、东南亚,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成为新能源汽车贸易的重要枢纽。
纵览整个西安高新区,这里已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智造硅谷”,正书写着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时代篇章。面向未来,西安高新区正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升级,聚焦智能网联、氢燃料汽车、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领域,加快引进新整车企业及核心部件项目,推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技术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为我国从 “汽车大国” 迈向 “汽车强国” 贡献 “高新力量”。
稿件来源:西安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