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香四溢的文化长河中,未央法院以辖区首例侵犯著作权罪案的审判实践为舟,载着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星光不断前行,以司法之光照亮知识产权侵权迷雾。
4月23日,该案入选西安中院“2024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件”书者”到“侵权者“书香分享者”到“法律红线”
2018年初春,文学爱好者李某宁在微信公众平台注册公众号,每日分享读书感悟、阅读笔记,并免费分享电子书资源供粉丝阅读,很快便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读者。起初,这些电子资源还只是“为爱发电”的附属品,随着粉丝不断壮大,为满足粉丝需求、提高公众号关注度,李某宁在未取得相关著作权人或者出版社的委托授权下,共从互联网上搜罗5000余部电子书在其公众号上向公众进行传播,公众号后台阅读度量日渐飙升。
随即广告商追逐流量而来,提出植入广告弹窗按点击量分成的合作要求,在利益的诱惑下李某宁欣然应许,此时他仍未意识到自己正一点点触碰“法律红线”。
2023年6月被害单位向文化执法部门报案。同年9月5日被告人李某宁被抓获归案。案发后,被告人李某宁退缴了全部违法所得。
院庭长带头办案 强化“头雁”效应
未央法院将该案的审理作为扎实开展“两行动、两措施”及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的重要举措。庭审由院长李宝玲、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艳文、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康彦波担任合议庭成员,切实发挥了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法检“两长”同庭履职 凝聚“亮剑”合力
本案由未央法院院长李宝玲担任审判长,未央检察院检察长张柱军出庭支持公诉,凸显了司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增强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权威性,同时也向社会传递出司法机关对公平正义坚定维护的决心。
各界代表现场观摩 开展“全景式”公开课
本案于2024年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来临之际组织公开庭审,庭审现场邀请市区版权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共计20余人观摩了公开庭审,让庭审现场成为一场生动鲜活的法治公开课。
案件裁判严格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及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准确定罪量刑的基础上对其依法宣告缓刑,给予初次犯罪的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既积极发挥了刑事审判惩治震慑知识产权犯罪的职能作用,又充分彰显了司法温度,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辖区侵犯著作权纠纷“破冰” 积极做好案件审判“后半篇文章”
本案系未央区第一例侵犯著作权罪案件,案件审结后,未央法院积极做好刑事审判后续工作,对被告人予以训诫教育,要求其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增强法律意识,做合格守法公民;并建议公安机关督促被告人注销涉案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消除侵权影响。
充分发挥首案的标杆意义 推动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未央法院利用“两微一网”等融媒体平台对该案开展广泛普法宣传,陕西高院、西安政法、长乐未央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及中国报道、法治网、西部法制报、陕西法制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均对该案进行了刊发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讨论,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良好效果。
未央法院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努力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局面,主动对接新兴产业司法需求,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冯媛媛)
供稿来源: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