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推广“三夏”全程机械化作业 智能农机助力粮食减损收获
5月23日,西安市举办2025年“三夏”农机化现场观摩会,集中展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并开展“西安数智农机调度平台”培训,为即将到来的“三夏”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在观摩会现场,6台纵轴流小麦联合收割机成为焦点。该机型通过延长脱粒时间,可将损失率降至最低,每小时作业面积超过10亩。技术人员重点讲解了“调、适、规、检、训”五字减损诀窍,强调要在小麦完熟期(籽粒含水率15%-25%)适时收获,确保损失率符合国家标准。
玉米播种区展示了多款高性能播种机,其中“5335”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通过亩保苗5000株、深松30厘米、3层施肥等措施,可显著提升玉米单产。现场演示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作业精度达到2.5厘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
植保环节展出了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据了解,当前我市已投入376万元采购161台卷盘式喷灌机,用于抗旱保粮。此外,全市192台粮食烘干机也已准备就绪,可有效解决粮食烘干问题。
观摩会后,组织开展了“西安数智农机调度平台”培训,针对涉农区县、农机管理部门及合作社人员,提升农机调度与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机手规范操作水平、推进合作社科学统筹机具、推动管理部门强化服务,通过多方协同确保“三夏”攻坚胜利。
此次观摩会通过全流程机械化装备与技术推广,凸显农机在粮食减损中的支撑作用,为西安市“三夏”生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