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汽车职业教育对行业人才培养越发重要。位于西安渭水之滨的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自1987年建校以来,深耕汽车职业教育,多次实现“连级跳”——2018年学校升格为首批职业本科大学,2022年学校取得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同年本科毕业生成为我国第一届职业本科毕业生,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近日,凤凰网陕西走进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在这所拥有38年办学历史的职业院校,实地探访两支特色学生车队——燃油汽车领域的“神鹿车队”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骊影车队”。它们见证了汽车技术从传统燃油向新能源的转型,从智能驾驶到车联网的跨越,生动展现了汽车职业教育的来时路、今日景与前行梦。
从荣耀起步到逐梦赛道,用专业彰显车队实力
2010年,学校第一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神鹿车队”成立,它由本校优秀在校大学生自主组建、学生完全参与设计、研发与制造工作。同年11月“神鹿车队”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代表,带着自行设计制作的“神鹿1号”赛车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同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所本科院校的参赛队同台竞技,为西北五省院校争得了荣誉。事实上,“神鹿车队”早在2008年就已经显现出“先锋气质”,当时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胜利者队”(神鹿车队前身)的创立者张哲,凭借对行业敏锐的嗅觉和源自心底的热爱,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着车队自制的“白鹿号”赛车在韩国参加了国际大学生自制汽车大赛,并在71支参赛队伍中荣获第4名。张哲回忆到:“我们从0开始,进行越野汽车的设计、制造和检测,设计有问题,就连夜优化,比赛现场状况复杂,就提前预设解决方案,我们就是靠一股拼劲儿,把这个赛事啃下来。”
初次参赛便取得突破性成绩,队员们势气大涨。之后的时间里,神鹿车队十年如一日,多次参与全国性专业赛事,凭借学校职业本科教育的完备体系,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吸纳了一代代有技能、有梦想、有激情、有冲劲的年轻学子加入其中,在一项项专业赛事中步步突破、屡获佳绩。2024年,神鹿车队参加了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经过7天紧张激烈的比拼,先后完成了营销成本答辩、设计答辩、操稳比赛、单圈计时比赛、直线爬坡比赛、专项比赛、耐力赛等项目,其中专项赛位列单项第一,是70余所高校中唯一通过两个专项项目的比赛车辆,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创下参赛以来最好成绩!指导老师麦尔旦·麦麦提卡热在赛后表示:“这次在之前车辆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更新原材料,让赛车轻了100公斤,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虽然很遗憾,最后离一等奖只有一步之遥,但我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努力,补齐差距,积极迎接2025年的比赛。”
神鹿车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用速度与灵性,一步一个脚印,在汽车赛道上书写着属于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进步篇章,亦如学校“弘德笃行 负重自强”的校训,他们用“拼搏、共创、勤恳、钻研”展现着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学子的精神风貌。
抢抓新能源机遇,培育汽车产业新工匠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在职业院校中布局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体系。据了解,在最新“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等八个专业在全国职业大学排名中独占鳌头,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根基。
此外,学校配备总面积超过4600平米的实验实训中心,建有独立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开发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学生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有专注于电动方程式赛车研发、竞赛的骊影车队;有致力于物联网技术、传感通信、汽车网络与信息安全、自动驾驶及ROS机器人等方向的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孵化的御风团队;还有专注于各类比赛的精英创新团队赤鸿团队......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这种“产教融合、赛教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社团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多个学生社团在各类新能源汽车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参与项目研发和赛事角逐就像是一场考试,哪些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立刻就能体现出来,只有直面汽车研发、生产、测试、维修等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用最短时间完善课程体系,才能快速成长为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骊影车队队长姬星宇说。
如今,在新高考的时代浪潮中,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作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先行者,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8年来,学校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创新构建“课堂+车间+赛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锤炼专业技能;同时与比亚迪、蔚来等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和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设在生产线上”的办学特色,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端技能人才,更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生动范本。
从巴哈大赛的泥泞赛道到智能网联的数字战场,从车间里沾满机油的扳手到实验室中跳动的数据流,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从未缺席。当新高考的浪潮奔涌而至,这所把课堂设在产业链上的大学,伴着轰鸣的引擎,带着滚烫的梦想,在新时代的考卷上写下职业教育的回答——知来路,乘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