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阳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以“精准执法、科技赋能、服务民生”为导向,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核心任务,创新执法模式,强化执法效能,生态环境执法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
科技赋能,精准执法
充分运用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无人机、用电监管系统等大数据、物联感知的信息化手段精准筛选问题线索,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和精准度,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变。依托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全县重点排污企业实时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即时督办核实异常数据和短时浓度超标,做到“问题发现即推送、违法行为零延迟”,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数据驱动”转变。
创新机制,柔性执法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综合运用说服教育、指导约谈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守法。推行“首违不罚”容错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整改的企业依法实施不予处罚,给予适度容错空间;推行全过程说理式执法,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定向、精准普法,靠前指导帮扶,助企纾困解难,鼓励企业自主开展“体检”。
加强协作,联合执法
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协作,建立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进一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合力。今年以来,移送环境污染案件1起,行政拘留1人,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震慑。联合公安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对辖区4家非煤矿山企业环境隐患开展了全面排查;联合交警大队对重型货车污染控制装置是否正常使用开展路检路查并对车辆尾气进行抽测,共检查31辆;联合交通局对城区汽修厂喷漆房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开展执法检查,发现4家企业存在5个问题,现场已要求企业立行立改;联合畜牧局对泾阳亚凤养殖场等16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设施开展现场验收检查。
下一步,综合执法大队将继续以“严管”筑牢底线,以“善治”助推发展,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环境执法效能,为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单位:咸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