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科技园起步于2006年,发展于2014-2016年,2018年学院与长安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成立了科大高新科技园(西安)有限公司,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对标建设工作,现已进入良性发展期。2022年12月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期间,学院承担了陕西省首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任务,获批“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中小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和“西安市数字经济示范平台”等资源,科技园运营以来,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优势,引企入校,搭建平台,组建管理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科技园现有场地总面积11570㎡,园内现有入孵企业42家,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园,含数字经济产业园、云服务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绿建产业园、国际及职业教育产业园。园内现有西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西安市瞪羚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上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校企共建煤矿智能开采、节能环保、超导材料、数字经济4个研发机构,拥有发明专利企业8家,授权专利163项,发明专利12项,2024年度科技园入驻企业营收共计5.5亿元,税收1471.75万元。
具有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科技园地处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一核两翼”布局中长安大学城核心位置,东临子午大道、南距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入口约3公里,城市交通干线密布,通达良好;南望巍巍秦岭,北依滈河、潏河,自然区位优越。近邻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具有聚集转化高校科研成果的区位优势;东依航天基地、西临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兴通讯、三星电子、比亚迪、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航天504研究所、华为研究院等链主企业,具有延链补链功能优势。
学院现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8.64余万平方米,各类型实验实训室76个,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88万元,设置5个二级学院,44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2万余人,教职员工1800余人。
构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
学院举办者及管理团队长期奋战在市场经济创新创业一线,深耕节能、环保、IT、教育、煤炭等行业20多年,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把握机遇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同时,民办高校决策链条短,执行效率高,风险意识强,敢冒险,善决断,这些优势是创业成功最稀缺的资源。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以股份制为架构、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确保科技园永葆活力。
建立了良好的智力技术支撑体系
学院发挥园区位优势,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建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合作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未来发展规划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省级大学科技园二期,在学院现址东侧、子午大道以西、西科路以北区域征地50亩,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67454.75 ㎡,地下建筑面积13125.3㎡,总建筑面积约80580.05㎡,科技园二期拟投资4亿,建设10栋楼宇,含科技、产业孵化园、研发中试、生产车间、学术交流中心、会展中心、商务会议中心、人才公寓、商业酒店、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服务中心等建筑及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等。主要用于引进链主企业、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实验室建设及高层次人才等。科技园发展目标:到2030年科技园内入驻企业达5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8亿元,汇聚高层次创新团队30家,整合产业30亿,辐射带动50-100亿新经济产业带。2035年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打造长安区“三生”融合发展的科技教育小镇。 未来,科技园将全面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按照西安“双中心”建设布局,强化科技园“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五大功能,按照已形成的六大特色产业孵化园为蓝图,构建“应用研究一成果转化一产业化”创新体系,把大学科技园打造为应用型科研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应用型人才输出中心、国际教育推广中心、全系列教育品牌培育中心等,构建“政府支持、大学支撑、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调发展”的省级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