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凡星耀古城 从脑瘫患儿到“西安好人”:“漳师傅”贺军的匠心善行录
“这个台灯的毛病不大,您放在我这儿,等修好了我给您送去!”在位于雁塔区漳浒寨街道世纪颐园社区的“漳师傅”为民服务工作室里,“漳师傅”贺军正热情地招呼前来修理台灯的居民。工作台上摆满了台灯、电磁炉、电风扇等大大小小的家用电器。
两年来,贺军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居民维修小家电上百次。“技术好”“有耐心”是群众夸赞这位“技术大拿”最多的话。“自己一路走来,多亏了遇到许多好心人相助,现在有能力回报社会,觉得很幸福。”贺军说。
命运多舛 勤奋少年的逆袭之路
从一位脑瘫患儿成长为创业工程师,贺军的人生道路走得并不轻松。
1980年,刚出生的贺军被诊断为脑瘫儿。三岁多的时候,他还不会走路,父母就牵着他的小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上小学后,我学习异常吃力。因为手上没有劲,别人的作业写一个小时,我就要写三个小时。为了写好汉字,别人写十遍,我就写百遍。”倔强的贺军就这样坚持着。“我很感恩在小学时遇到的好朋友,他们和我一起上下学,一起踢足球,我的身体灵活性、平衡性越来越好。”
“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我相信勤能补拙。上高中时,辅导资料不多,我就骑自行车到十里路外的新华书店。舍不得花钱买书,就带个本子去抄题,在书店一泡就是一整天,经常忘了吃午饭。”1999年高考时,贺军以不错的成绩考取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电子技术专业大专生,毕业时很顺利找到了工作。“我特别感谢曾经的老板,在面试时不在意我的外形,非常痛快地给了我试用机会。”
“虽然经过多年训练,但我手部的协调性还是不如别人好。记得第一天到岗,我拆卸零件时一下把电路板弄坏了,导致价值数千元的仪器报废。老师傅们帮我找来废旧板材,我就下班后一个人在办公室不停地拆呀、装呀,反复练习维修基本功,每天都练到晚上10时许。三个月后终于达到考核要求,顺利入职。”
创业维艰 匠心维修铸就良好口碑
一直坚持学习的贺军,2009年又通过努力考取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本科生。经过多年摸爬滚打,贺军有了创业的念头,在2018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专业从事各类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维修。“面对客户的信任,我更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有时客户要求快速交付,我就在工作室熬通宵,第二天赶开工前一定把设备给人家安装到位。”
“现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维修时需要认真查找资料、用心排查问题。”贺军总是细心分析待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有可能损坏的原因,并给客户讲得一清二楚,维修好后一定会到现场安装调试好才离开。
干活细致的贺军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口碑。“让我自豪的是,曾经有家单位使用的德国设备出了故障,如果寄回德国维修需要半年时间,花销近10万元。我和团队把这个重任接下来后,经过研究后寻找替代配件并维修到位,仅仅一个月后设备就交付使用,维修费用仅为德国厂家报价的三分之一。”
情暖社区 “漳师傅”的公益担当
在行业内“出了名”,许多客户陆陆续续来到贺军公司所在的小区找他,小区里的居民慢慢也知道了贺军会维修。2023年夏天,世纪颐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一个求助电话打给了贺军。“听说您是搞维修的,社区有位孤寡老人家里的电脑坏了,您能帮忙上门看看吗?”贺军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提着工具箱就到了老人家,很快帮老人修好了电脑。
正是这次上门服务,让贺军意识到,社区有类似需求的老人还不少。于是,他和社区一拍即合,就在社区办公楼建起了“漳师傅”为民服务工作室,为居民义务维修。
“小贺,我家有个DVD机坏了,不知你能修不?”“您等我,我去您家看看。”接到电话,贺军敲开了80岁老人田叔叔的家门,经过2个小时排除故障、电路检测、内部拆卸检查,DVD又重新开始工作了。老人很高兴,“小贺因为身体原因,修理的动作看着有些吃力,但他专注认真的样子让我感动。真是好技术!这‘老古董’在他手里又‘复活’了。”
让贺军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我收到了一封田叔叔写的感谢信,信上写道,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使用DVD了,但这个小东西是儿子买回来的,它承载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看到自己的这点儿‘手艺’给别人带来的帮助,别提多开心了!”
两年来,700多个日日夜夜,类似这样的暖心故事在世纪颐园社区还上演过许多。如今,社区不少老人都把贺军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关爱,而面对老人们的需求,贺军说帮就帮,从不怠慢。贺军也被群众评议推荐为2025年一季度“西安好人”。“维修家电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这些小事能收获大家这么多认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贺军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