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健康妇幼服务!汉中全力构建生育友好新环境
参与汉中的发展进程就是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在这里呼吸,在这里生存。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议政节目《天汉访》,我是主持人封哲。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均等化水平,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一方面,不断织密织牢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全力保障每位母亲安全分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完善各项生育支持措施,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上出实招、求实效,做了诸多扎实工作。那么,我市是如何加强妇幼健康网络体系建设、做优妇幼健康服务的?在妇幼健康管理方面有哪些惠民措施?未来为构建更优的生育友好环境,还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本期《天汉访》将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节目的开始,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做客本期节目的五位嘉宾,他们是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费菲,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吴伟,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院长李惊涛,汉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义明,汉中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王艳。
同时,我们今天也邀请到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有群众代表,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各位。
主持人封哲: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地倡导构建良好的生育环境,我市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费菲:
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发放生育补贴,对夫妻双方及生育子女户籍均在我市,且生育第二个、第三个子女的家庭,分别发放2000元和1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2022年至2024年,全市共有1.47万户家庭申领,累计发放补贴3886万元;二是认定普惠托育机构62所,这些机构每月每孩的托育价格在1400到1850元之间;三是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完善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生育保险等制度,以此鼓励生育。
主持人封哲: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切实保障母婴安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营造生育友好环境 筑牢母婴安全防线
主持人封哲:
汉中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的医疗龙头,在孕产妇、婴幼儿健康服务领域有哪些重点举措呢?
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 吴伟:
汉中市中心医院举全院之力筑牢妇幼健康保健网,投资 8000 余万元建成妇女儿童综合楼,整合检查检验、门诊、住院全链条服务,涵盖妇科、产科、儿科等多学科,打造 “一站式” 妇女健康服务地标;开设早孕关爱门诊,筹建辅助生殖中心,填补区域生殖医学空白。目前,全院妇幼工作占比达 16.5%。作为陕南疑难危重病儿诊治中心,医院儿科全年门诊量达 15 万人次,肩负着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培训与指导的重任,还获批汉中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从硬件升级到全周期服务,汉中市中心医院持续为全市乃至陕南的妇幼健康注入强劲动力。
主持人封哲:
市县区妇幼保健院和常规的医院相比,在妇幼健康管理方面有什么区别?
汉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张义明:
妇幼保健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更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核心枢纽与专业技术支撑职责,尤其为孕产妇和0-6岁儿童提供免费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县区妇幼保健院负责辖区内妇幼项目管理、数据信息报送、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高危孕产妇及儿童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多项工作,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体系,全力守护全市妇幼健康与母婴安全。
主持人封哲:
那我们市中心医院和铁路中心医院是如何做好孕妇、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的?
汉中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 王艳:
汉中市中心医院构建了涵盖备孕、怀孕、孕期及产后的全周期精细化服务模式。为每位妈妈建立电子档案,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在孕检过程中动态监测胎儿发育与孕妈妈健康状况。医院推行导乐分娩、镇痛分娩、家庭式分娩等模式,并将中医理念融入产后康复服务;同时开设心理门诊、重症门诊、多学科门诊及孕期疼痛门诊,通过微信公众号 “纳里医生” 传播健康知识与理念。线下每月定期举办两次免费孕妇学校,开设助产门诊,邀请孕妈妈及宝爸参与,助力提升家庭健康管理能力。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院长 李惊涛: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是免费婚检定点医院,在为年轻人提供婚检服务的同时,同步开展婚后生活指导,内容涵盖安全系统备孕、意外情况处理等;其次,在孕妇产检、生产及坐月子的全过程中,医院会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抑郁等早期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此外,作为市内少数经政府批准设有月子中心的医院,这里配备持有执业证的高年资护士,为孕妇和宝宝提供专业的检查、查体及指导,保障母婴健康成长。
主持人封哲:
我市的孕产妇可以享受到哪些免费的服务项目?
汉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张义明:
我市孕产妇免费服务涵盖四个阶段:一是婚前阶段,为计划结婚的男女双方提供免费婚前检查;二是孕前阶段,为计划怀孕夫妇发放免费叶酸,并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三是孕期阶段,孕妇在孕13周前可领取母子健康手册,孕期内接受不少于5次的健康教育宣传与指导,同时享受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四是产后阶段,产妇将接受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主持人封哲:
我们看到有些医院有对妇女实行免费的“两癌”筛查工作,那这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老龄健康科科长 郝超:
“两癌”筛查即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服务对象为全市35-64岁城乡常住适龄妇女。开展这项工作旨在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服务周期为5年,每位适龄妇女在一个周期内可免费享受一次筛查。截至目前,已为23.89万适龄妇女提供 “两癌” 筛查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切实享受到惠民政策。
汉中市政协委员 杨斯迪:
孕产妇服务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相对于偏远镇村的孕产妇,我们又是如何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呢?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费菲:
我们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精心组织省市县三级35支医疗专家团队,在全市各县区、乡镇社区及乡村常态化开展巡回医疗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926名医护人员深入11个县级区域、82个乡镇、152个乡村和30个社区,通过专题讲座、教学查房、多学科会诊、疑难病例讨论、门诊坐诊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专业诊疗服务。同时,要求县级医院与所辖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和远程会诊系统,以此打破地域限制,让广大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主持人封哲:
我市不断健全儿童健康网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全方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强化妇幼健康网络体系建设
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汉中市人大代表 袁杰:
孩子出生以后在医院要办理新生儿出生证明,为了简化办理流程,有没有相应的便民措施?
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 吴伟:
我院围绕新生儿 “出生一件事” 优化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性。一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岗规范办理,科学调配两院区资源,为特殊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质增效,深化 “互联网 + 医疗服务” 应用,推行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多事项 “一网通办”;此外,打造全流程闭环服务,推行 “出生即告知” 模式,由产科医护团队在新生儿出生时同步发放图文手册,并提供 “一对一” 预约指导,真正让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便利体验。
汉中市中心医院疾控科科长 徐晓利:
群众住院后,妈妈可第一时间下载 “秦务员” APP,通过手机扫描父母面部及身份证完成信息采集。产科工作人员在陕西省妇幼信息系统后台审核后,家长可在手机上查看领证时间,届时按预约时间到窗口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建议孩子父母选择线上预约办理,以减少跑腿时间。
主持人封哲:
现在社会上对于孩子的托育需求是很大的,目前我市的托育机构是否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对于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费菲:
目前我市共建成托育机构174所,提供托位14186个,现有保育员764人,入托婴幼儿3168人,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托育需求。托育机构的保育人员需具备婴幼儿照护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且接受过婴幼儿保育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要求,托育机构人员持证上岗前须经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且工作人员每年需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此外,托育机构开设时应选择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场地,并配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婴幼儿用具、玩具、图书及游戏材料等。
汉中市群众代表 周洁:
我们带孩子去中心医院就诊,发现夜间或节假日的时候就诊时间比较长,有时候挂不上专家号,一方面就诊人数比较多,另一方面是值班医生比较少,患者家长意见也比较大,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如何去应对合理调配?
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 吴伟:
针对儿科就诊高峰时患儿多,医护资源紧张,候诊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我院第一个方面是流程优化提效率,创新“先检查再诊疗”的模式,推出儿童专属自助检查套餐,医生接诊即看结果,大大压缩等候时间,升级叫号系统为“现场刷卡报到”,保障高峰秩序,调取电子病历,提升诊疗效率,从流程上为患儿及家属节省时间;第二个方面扩容接诊能力,在现有号源基础上,每日增派医师、号召退休专家周末坐诊,实行24小时弹性轮值。医务科、护理部、跨科抽调有儿科资质的医护人员支援,突破人力瓶颈;第三个方面疏解场地压力,改造儿科急诊区,增设输液座椅和诊位,跨科协调资源,将呼吸科部分区域调整为儿科诊疗空间,同时分流大龄患儿至呼吸内科就诊,缓解拥挤的难题;第四个方面改善就医体验,增设绘本、动画,缓解患儿焦虑候诊区,增设自助购物机,方便急需物品采购,让候诊过程更舒适;第五,与基层医院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的联盟,启动“青苗计划”,培育基层儿科骨干,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与基层能力提升,构建上下联动的分流体系,切实破解儿童就医的难题。
主持人封哲:
下一步为了构建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我们还有哪些更惠民的举措吗?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费菲:
未来,我市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更具温度、更有力度的惠民举措,全力构建更为优质的生育友好环境。在医疗服务提升方面,将在现有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基础上,大力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围绕 “理念机制友好”“空间环境友好”“全程服务友好”“服务模式友好”“诊疗流程友好” 五大维度全面落实工作举措,推行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的舒适体验。同时,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充分利用闲置场地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有效缓解全市婴幼儿无人照料的社会难题,为家庭生育养育提供坚实保障。
主持人封哲: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通过今天的访谈可见,我市围绕妇幼健康服务,在政策制定、体系完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及生育观念引导等方面付出大量努力,妇幼健康水平实现新提升。不过,当前仍面临服务资源分布不均、部分群体生育意愿有待增强等挑战。这要求我们既要持续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软硬件实力,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不断加大生育支持政策力度,让政策红利覆盖更多人群,进而持续提升万千家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