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鹏正举,数智浪潮奔涌来。7月18日,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的西安市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首场活动在高新区举办。活动围绕“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主题,通过情景剧演绎、互动分享、主题市集等丰富多样的内容,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可体验、可带走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公开课”。
心中有“数”,拥抱数字时代
活动伊始,首先播映了2025年全民素质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视频《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鼓励每一位市民主动学习、拥抱数字技术,提升自身素养,积极适应数字化生活和工作。
随后,高新区网信工作部门进行交流发言,以“数字普惠”为导向,持续构建全龄段、全场景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着力引导市民群众在数字化浪潮中找准定位、从容前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12家联合主办单位负责同志发表讲话,详细介绍了西安在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家一致表示,要紧扣一个“实”字、紧贴一个“融”字、紧盯一个“益”字,建设生活更加舒适、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具效能的数字社会。
由西安说唱艺术团带来的主题情景剧《一粒高》堪称 “全场爆点”,表演以“增高神药”骗局为切口,层层揭露常见的电诈骗术;又以“受害者控诉”“诈骗团伙内讧反水”等反转剧情强化警示:数字时代骗局花样翻新,唯有擦亮双眼、绷紧防诈之弦,才能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用咱陕西话宣传防诈知识,听得懂、记得牢!”市民李阿姨说。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市民代表、数字企业代表、大学生代表共同上台,宣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倡议书》,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主动学习数字知识、提升数字技能、规范数字行为、参与数字创新,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
主题分享环节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蔺琛皓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安全》为题,向在场观众科普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解析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赏心乐“市”,玩转数字生活
围绕数字生活、数字工作、数字学习、数字创新四大场景的主题市集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与。金昱科创的展台前,绘画机器人现场绘画,一笔一圈有模有样;五子棋及象棋机器人成了“孩子王”,与小棋手们“杀得”难分难解;变形金刚机器人则随着音乐扭动,时不时弯腰和小朋友击掌,引得阵阵欢呼。“原来机器人不只会‘扫地’,还这么会玩!”带着孙子来的刘大爷啧啧称奇。
非遗数字实验室里飘着甜甜的焦糖香。非遗糖画传承人王师傅用铜勺在青石板上勾勒,不一会儿,一个带着“WIFI”信号图案的糖画就成型了。“这是给年轻人的新花样,”王师傅笑着说,“老手艺也要跟上新潮流,让糖画既有老味道,也有新价值。”
智慧助老服务区被“银发族”围得满满当当。西安市大学生 “三献”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手把手教学:“张奶奶,您看,点这个绿箭头,就能给爷爷发视频了”。66岁的赵爷爷学会用手机下单网约车后,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放:“以前老得麻烦孩子叫车,现在自己有啥急事也会操作了,方便多了!”
数字化企业展示区里,弥尔天诚的智慧教育系统让孩子们体验“云课堂”,赛克斯物联网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能自动识别不同垃圾,熠新科技的运维系统演示着“数据中心如何给服务器‘降温’”。“原来垃圾分类也能找AI,太神奇了!” 小学生们瞪大眼睛,叽叽喳喳讨论不停。
数字技术博大精深,数字素养以人为本。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赋能、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贯通城乡的数字培育网络,推动“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助力打造更普惠、更安全、更智慧的数字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