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闻:“西安好人”王利军 让栗峪口成为“诗和远方”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暖新闻 > 正文
站内

暖“心”闻:“西安好人”王利军 让栗峪口成为“诗和远方”

原标题:“西安好人”王利军:让栗峪口成为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秦岭脚下的鄠邑区栗峪口村,只见峰峦叠翠,村容整洁;成片的猕猴桃、葡萄藤蔓舒展,长势良好;游客们休闲地在一家家餐厅品咖啡、拍美照,一幅乡村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村民们都说,这好日子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利军。这位土生土长的栗峪口人,自2012年任村委会委员起,已在村里深耕10余年。“村上发展好了,子孙后代才能更幸福。”正是这份信念,让他始终坚持扑在一线。近日,王利军被群众评议推荐为2025年一季度“西安好人”。

种葡萄“种”出村集体经济“第一桶金”

2012年王利军刚到村上工作时,恰逢“户太八号”葡萄种植推广期。

一次,区上组织干部参观学习时来到上草村,他发现“户太八号”这个葡萄品质好、产量大、销路也好,已让当地群众增收。敏锐的王利军意识到,如果该品种能适应栗峪口的环境,一定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好路子。

兴奋的王利军学习归来就把所见所闻讲给村民们听,没想到一阵称赞声后,也没有村民主动询问他如何种植。见动员效果不佳,王利军索性开上车拉着村民代表直奔上草村。实地参观后,大家和葡萄种植户拉家常、问技术、算收益,疑虑豁然消散。

王利军带头流转了35亩土地率先种上了“户太八号”,许多村民见状也纷纷跟进。

试种下来,“户太八号”还真和栗峪口的山水“匹配”,品质和产量都很理想。丰收时节,王利军又到处跑销路,并组织村“两委”全体干部集资16万元作为葡萄销售的启动资金,帮助村民销售葡萄14万斤,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净盈利6万余元,为村集体经济赢得了“第一桶金”。目前,栗峪口村种植葡萄1000余亩,每户仅种植葡萄一项就增收2万余元。

村容焕新 让村民生活更有滋味

“只有村上环境好了,大家生活才能更舒心,也才能有满满的幸福感。”自2015年担任村主任以来,王利军抓的“头号工程”就是人居环境整治。

为了调动各方力量打造美丽乡村,王利军和班子成员探索制定《栗峪口村“1+3+N”人居环境治理模式积分制工作方案》。

啥是“1+3+N”?“1”是指党支部引领,“3”是指三员,协调员、联络员、监督员,“N”是指驻村工作队、驻地企业、艺术村长、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大家一起为每户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打分,表现优异的示范户还能利用积分兑换礼品。制度激励下,村民们参与积极性都很高,每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主动打扫公共区域,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王利军还积极落实有关项目资金,先后为村上硬化道路10余公里、安装路灯210盏、“大绿围村”植树7800棵……2018年以来,栗峪口村先后荣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20余项荣誉。

“农文旅”让栗峪口“火”出圈

王利军常说,身为村书记,要是一直带着大伙儿过穷日子,走到哪儿都不光彩。在他看来,坚持发展产业才是解决村里各类问题的关键抓手。

近几年,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让“农文旅”深度融合,先后盘活闲置资源20余处,不仅吸引了村上优秀青年回村创业,还将村外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在栗峪口落地开花。

第一个相中栗峪口的就是“土锤咖啡”运营方。听了他们的创业理念和想法,王利军认为“值得一试”。

他带领村干部全程为创业者做好服务和保障。“一方面帮忙做群众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还协调村民收集村上有特色的老物件。”就这样土锤咖啡馆越来越有模样,这家利用废弃石粉厂改造而成的集咖啡、餐饮、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创售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营业后,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地”。土锤咖啡通过“保底+分红”模式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增收。

尝到了甜头的栗峪口人更加甩开膀子干事创业。随后,又引进阿喵茶餐厅、山泡茶、八号书院民宿、终南甘泉书院等10余个新业态。在王利军带领下,栗峪口村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年收益超70万元,村人均收入从7600元一下子涨到2.4万元。

如今,颇具东南亚特色的花溪间餐厅内,游客们三三两两促膝长谈;八号书院民宿的绿荫下,还有新人正甜蜜地拍摄着婚纱照;在山泡茶茶餐厅里,人们则欣赏着各色机车,品尝着户县软面……小小的山村里,生机勃勃。

每到一处创意空间,王利军都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为记者介绍一个个新业态,讲述服务创业者背后的故事。眼前的烟火气,让王利军对栗峪口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栗峪口会成为更多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