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安宪:多元和合之道与“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人类生活于世界之中。世界上除人类之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类以及各种事物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至于不同人等,会对此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200多年之后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对史伯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晏婴通过食物与音乐的实例对和的形成与状态作了生动的说明。他认为:“和如羹焉”。美味的食物必须借助于多种调料并经过厨师精心调制而成。“声亦如味”,音乐其实也是如此,各种音调:清浊、小大、疾徐、刚柔、迟速等,由于有各种变化与排列组合,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晏婴认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如果食物只是单一的味道,那肯定很难吃;如果只是单一音符的持续绵延,那肯定很难听。各种各样不同的因素,经过精心的调合与调节,才能组成最美的和谐。在晏婴看来,政治活动、政治生活也是如此。要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在辩论、议论之中才可见出高下与对错。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史人,孔子从个体人格与社会政治两个方面对“和”作了高度的概括与阐明。孔子接续由史伯以来持续不断的“和同之辩”。史伯与晏婴以和与同来解说政治,孔子则将其运用于具体的人事。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最直接、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对他人的意见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对的就支持,错的就反对,肯定与否定针对的是具体的事或意见,而不是针对具体的人。“同而不和”,则是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他的态度不是针么具体的事或具体的意见,而是具体的人。对我好的人,或我喜欢的人,说什么我都支持;对我不好的人,或我所讨厌的人,说什么我都反对。“和而不同”的人,因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与态度,所以这是君子;“同而不和”的人,因为没有原则,只凭自己个人的好恶来表达立场和态度,所以这是小人。此外,孔子及其学生还从政治秩序方面讨论“和”,孔子学生有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是各种各样的规矩、规范。表面看来,规矩与规范是约束人的行为的,然而,只有每个人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论与行为,才能保障与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和睦。社会的和谐与和睦是每个社会成员所期望的,而要如此,就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行事。

后世儒家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以和谐、和睦、和平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周易·乾卦》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即天,乾道变化,即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每一物在自己的生长发育的运化中,在与他物的同生共在的关系中,确保自身性命的正值、正态,整个世界就会维持和谐、和睦、和平的状态。“太和”之太,既是极致的意思,也是“大”的意思。“太和”,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高度的和谐与和睦。人与物之间要和谐,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的内心也要保持和谐。《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下之大本达道,是天下事物之本,也是人类应当坚持和守护的根本。《礼记·礼运》篇讲“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所谓的“大同”,并不是“和而不同”的“同”,而是“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同”社会其实就是“大和”社会。儒家追求“天下平”。《大学》所讲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也是“大和”。“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即天下太平,其根本仍然是“和”,是和平、是和睦。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可宝贵的,也是最为有力的,是比天时、地利力量更为巨大的。和谐、和睦、和平,一直是儒家追求的社会理想。为了达到这一社会理想,儒家发现音乐在维护社会和谐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荀子在《乐论》中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音乐不只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还是维护社会和谐的良药。

与儒家突出和强调社会和谐不同,道家更强调事物本身的和谐。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万事万物是由阴阳和合而成的,万事万物的根本就是和谐,这种根本性的和谐是本来就有的,是本来如此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懂得、把握这种根本性的和谐,才算得上是一个明白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明白天地的本性,也就明白了天地的大本大根。这一大本大根其实就是和,由此可以做到“与天和”。明白了天地的大本大根是和,由此可以均调天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由此就可以做到“与人和”。与天和,与自然界的一切和谐相处,由此而可以享受到自然界的乐趣,这就是“天乐”;与人和,与他人和谐相处,由此可以享受到人世间的乐趣,这就是“人乐”。

儒道两家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两家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但对于“和”的认识与推崇则是基本一致的。

秦代以后,对于和的推崇一直持续不断。流传于秦汉年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认为,人的一切病痛都源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这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具体做法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同上)保持人体气血的平衡与和顺,人体就不会有病。汉代董仲舒认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最大的德就是“和”,至正之道就是“中”。东汉王充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但也同样强调和推崇“和”,认为:“阴阳和,则万物育”,“气和人安,物瑞等至。”(《论衡·宣汉》)成书于汉代的道教典籍《太平经》,认为世界在大体上都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就宇宙而言,有天、有地、有人,是三;就天而言,有日、有月、有星,是三;就地而言,有山、有川、有平原,是三;就国而言,有君、有臣、有民,是三;就家而言,有父、有母、有子,也是三。欲致太平,三者必须齐心协力、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