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秘 文化大陕西

千年西府 历史氤氲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宝鸡孕育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鸡社火、马勺脸谱、凤翔泥塑、木板年画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已走出国门,享有盛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和艺人层出不穷,成为宝鸡市一张张精美的文化名片。

  • 凤翔县:版画 泥塑

    凤翔县古称雍州、雍城,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

  • 岐山县:空心挂面 臊子面

    岐山县位于关中西部,岐山县面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其臊子面、面皮、锅盔等饮誉三秦,名扬华夏。

  • 陈仓区:社火 马勺 皮影

    陈仓区是社火艺术之乡,对传统的民间社火进行了艺术创新,使这项古老的艺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绝。

凤凰陕西文化探秘团队,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美术协会画家及摄影师等一行16人,来到西府宝鸡,走访岐山空心挂面、臊子面、凤翔木板年画、泥塑、陈仓社火马勺、皮影戏以及姜马察回十八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揭秘这些让世界称叹的历史瑰宝。

【行记】宝鸡的自白:将非遗嵌入血液

岐山县一碗面打开民俗文化一扇门

凤鸣岐山,非遗寻根。望岐山,空心挂面如柳丝摇曳;吃臊面,忠义礼智亦常在心间。言中华食俗哪里尤悠?西府岐山一品之乡。

手工面何以贵为礼

面心中空之谜

食宿与味蕾的碰撞

凤翔县泥土“捏造”出无限可能

凤翔泥彩,版画祥福。一以型塑神情道尽好恶喜乐,一以线条色彩寓意镇宅降魔。民之本天为大,上古技艺一脉相传,传入平常百姓福乐人家。

熟能生巧的“套色术”

何来“金刚不坏身”

非遗给六营村带来什么

  • 社火马勺
  • 十八腔
  • 皮影戏

陈仓区传承下来的跃动乡音

西府陈仓,炎帝故里。闰九月,社火连天锣鼓声名,马勺脸谱求福纳祥,灯影戏来座无虚席,姜马察回乐声雷雷。

姜马察回的乐与意

疙瘩脸谱的“疙瘩经”

灯影戏的挑之道

民风、民俗是我最爱捕捉的焦点,他们淳朴的面容是生活最真实的面貌。

自古以来,所有的文化民俗活动都表达着对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的期盼。

摄影师

张江

我喜欢用广角和长焦来记录画面,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风景。

当镜头与千年文化基因群在光影之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更有做为影像记录者的自豪感。

凤凰走读,文化探秘。镜头是摄影师的眼睛,画作是画家的心灵,此行,画家田荣军老师用一支签字笔一本速写本,记录了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点滴。
凤凰网城市联盟监督电话:010-60676727 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huly@ifeng.com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Phoenix New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